耳讀法,用耳朵能讀書?除非是某些具有特異功能的人。一般正常的人,怎么能用耳朵讀書呢?
能!我國古代就有一位。南北朝時期,北魏有一員大將叫楊大眼,此人是一位常勝將軍,很有威望。《北史》卷三十七中記載了有關他讀書的事跡:“大眼雖不學,恒遣人讀書面坐聽之,悉皆記識。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識字也。”你看,楊大眼雖識不了多少字,靠坐在那里聽別人讀書,居然收獲不小,不僅記住了許多知識,還能口授布告文字。可見楊大眼的讀書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
這種讀書方法,主要是依靠用耳朵聽別人讀書,故稱之為“耳讀”法。
耳讀法雖然產生于古代,但現今仍有實用價值。已故著名學者鄧拓就很推崇楊大眼的耳讀法。他說,耳讀法很適用于年老而不能看書的人,也很適用于現代的許多大政治家。這些大政治家,往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閱讀和處理一大批書報和文件等等。他們既沒有三頭六臂,于是對一般的資料和文件,就只好由若干秘書人員分別幫助閱讀和處理,而把最重要的字句念一兩遍,如此看來,楊大眼的耳讀法倒并不是落后的方法。
其實,耳讀法不僅僅適用于老年人和政治家,它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用。比如,聽收音機里的新聞聯播、小說播講、知識講座等等,就等于是用耳朵讀書。走路時可以聽,坐在公共汽車里也可以聽,甚至是在干某些體力活時,也可邊干邊聽。既省時又方便,真可謂一舉兩得。錄音機是比收音機更現代化的學習工具,我們可以把有關學習內容(如外語等等)錄進磁帶里,隨時聽、反復聽。
現代人讀書,用耳的時間越來越多了,“耳讀法”還真稱得上是一種現代化的讀書方法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