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書這件事上,我們通常會碰到兩個問題,一個是閱讀速度的問題,讀的比較慢,很長時間才能讀完一本書。另外是閱讀后的理解和記憶的問題,讀完書之后沒有太多印象,過一陣子就忘了個七七八八,沒有多少收獲。
這兩個問題都會降低我們的閱讀興趣,阻礙我們進一步閱讀。下面我就以這兩個問題為基礎,和大家講講如何兼顧閱讀速度、閱讀理解和閱讀記憶,提高讀書學習的效率。
我們都知道
主動學習比被動學習效果好,但在實際讀書學習的時候,很多人做的卻還是被動學習的事情,也就是跟著文字、跟著作者的思路,看一遍書籍、走一遍過程。這種簡單粗糙的閱讀,大腦只是在被動的接受信息,讀完之后自然是很難有深刻的理解和記憶的,更談不上運用知識了。
要想讀有所得,我們需要讓大腦保持在一種主動汲取信息的狀態。也就是要在讀書的過程中以及讀書之后,主動的去引導自己思考。具體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就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對答案的閱讀方法”,這個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明確閱讀目標。選擇并拿到一本書之后,先看看序言、目錄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據這些基本信息,提出一些你想搞明白的問題。或者是根據你看這本書的目的,提出幾個問題,比如我想從這本書中找到什么答案、方法,解決什么問題等等,從而明確自己的閱讀目標。這樣做了之后,我們正式讀的時候就會有選擇,知道該重點留意哪些內容,同時在讀的時候也會更加專心和投入。在提出的這些問題中,如果你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可以先用自己現有的一些知識來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第二步是,以不同的閱讀速度快速閱讀一本書。一本書通常都有觀點和材料之分,有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之別。對于我們讀者來說,一本書通常也都有“重要信息”和“一般信息”之別。因此,我們要學會以不同的速度對書籍進行閱讀,而不是以同樣的速度慢慢的讀。
像我的話,通常是以每分鐘兩千字左右的速度對整本書籍、或某些章節進行快速閱讀,在讀的過程中,我會找到這本書中我感興趣的地方、對我重要的地方、或者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然后放慢點速度進行閱讀。或者是對這些內容進行簡單快速標記,之后再進行二次閱讀或者精讀。如果說,你不會快速閱讀,也建議不要一字一字去慢慢地讀,這樣不僅速度慢,理解也不會高,盡量把自己的速度放快一點。如果你想學習快速閱讀,也可以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學習和練習一下,掌握到一兩千字每分鐘的一個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的。
像這樣的一種
變速閱讀法,可以把粗讀和精讀結合在一起,既能擴大閱讀視野,又能掌握書中的精華,做到既有量,又有質,可以很好地幫我們提高閱讀效率。
讀完一本書之后,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也就是根據書本內容、以及你的閱讀理解和收獲,對閱讀前提出的問題進行再一次解答。解答之后就可以進行“對答案”了,也就是把閱讀前的答案和閱讀后的答案進行比對,看看自己讀書前后對知識的一個理解情況,哪些東西和作者講的一樣,有哪些遺漏和差距。
然后我們就可以重點關注這些遺漏、差距、不一樣的地方,這些東西就是對你來說的一個重點,可以讓你獲得提升、精進的地方,要重點關注。比如以文章的形式整理一下內容;嘗試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東西說清楚,講給別人聽,看看別人能不能聽懂;想想這個知識和我過去的哪些知識、經驗、案例類似,或是相反;以及思考一下這個知識可以用來解決生活工作中的什么問題,具體該如何運用等,然后把這些思考后的內容寫下來。
很多時候啊,我們不是不會讀書、不會思考,而是沒有轉換思路,或者嫌麻煩,懶得去動腦。還是那句話,要想讀有所得,一定要逼著自己去主動汲取信息,養成一個好習慣。
文/速讀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