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摘要】所謂的“對照式”讀書法,就是在閱讀某一本書的時候,把與其內(nèi)容或主題相近、相同或相反的其他書籍一并找來閱讀,通過比較,可以加深對所探討的問題的理解,使幾本書的內(nèi)容一同消化,“對照式”閱讀可以開闊閱讀的視野,對同一個題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探討,對內(nèi)容的全面了解和主題思想的整體把握有很大幫助。
所謂的“對照式”讀書法,就是在閱讀某一本書的時候,把與其內(nèi)容或主題相近、相同或相反的其他書籍一并找來閱讀,通過比較,可以加深對所探討的問題的理解,使幾本書的內(nèi)容一同消化,
記得當年,我在讀完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之后,一位同學向我推薦說:“澳大利亞當代女作家考琳·麥卡洛的《荊棘鳥》被稱為‘澳大利亞的《飄》’,寫得也非常好。”我聽后,便連忙到圖書館借來了《荊棘鳥》,一讀果然不錯,《荊棘鳥》顯然是受到了《飄》的啟發(fā)而寫的,是對《飄》的一種借鑒,兩本書有極大的相似性,卻又有其各自的特色,《荊棘鳥》和《飄》是同類型的作品,成了與《飄》同樣精彩的世界文學經(jīng)典。
后來,在閱讀中,我就注意用這種對照式閱讀方式了,在讀完十九世紀英國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之后,我又讀了英國女作家達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夢》(又譯《麗貝卡》),達夫妮·杜穆里埃特別喜歡勃朗特姐妹的小說創(chuàng)作手法,和《簡愛》一樣,《蝴蝶夢》的人物(特別是女主人公)刻畫比較細膩,在渲染神秘氣氛的同時,夾雜著帶有宿命論色彩的感傷主義,二者在筆法及主題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至于有的評論家說:“《蝴蝶夢》是對《簡愛》大膽的抄襲”。
在讀法國政治學家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以后,我又找來了林達的《歷史深處的憂思》,因為這兩本書都是講美國的民主制度的,托克維爾和林達(注:林達實際上是一對美籍華人作家夫婦合用的筆名)是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作家,因此,他們對美國民主制度的觀察,就帶有著各自的時代烙印,通過對照閱讀,能使我們在比較過程中加深對美國的民主制度的了解。
讀完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之后,我又找來了《韓非子》做對照式閱讀,《韓非子》和《君主論》的成書有著相似的時代背景,都是在國家分裂、內(nèi)政混亂、道德淪喪的情況下對國家政治的探索性思考,其政治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馬基雅維利主張君主應(yīng)該“不擇手段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目的”,而韓非則主張用權(quán)術(shù)與威勢統(tǒng)治臣民,二人雖然是相隔近兩千年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但在政治主張方面卻有著某些共通之處。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很精彩,讀完后拍案叫絕,但這是羅貫中虛構(gòu)的文學作品,和真實的歷史有很大差距,所以,我又找來了陳壽的《三國志》,因為《三國志》是史書,是真實的歷史,而且,《三國演義》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借鑒了很多《三國志》的內(nèi)容,通過這樣的比較之后,就既能欣賞《三國演義》的文學魅力,又能對那段歷史有了一個真實的了解了。同理,在讀完《西游記》之后,我又找來了《大唐西域記》,前者是吳承恩創(chuàng)作的神話小說,后者則是高僧玄奘(即唐僧)所記下的取經(jīng)過程中的見聞,《西游記》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大唐西域記》。
在讀完魏源的《海國圖志》之后,我又找來了徐繼畬的《瀛寰志略》,因為二者是同類型的書籍,都是幫助國人認識世界的啟蒙著作,《瀛寰志略》雖然沒有《海國圖志》影響大,但它卻是先于《海國圖志》問世的,而且,魏源在創(chuàng)作《海國圖志》時,還參考了徐繼畬的《瀛寰志略》,兩本書無論是主題思想還是內(nèi)容方面都有著極大相似性。以上舉的是內(nèi)容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其實,把主題相反的兩種書放在一起閱讀,也是一種樂趣,讀完《水滸傳》后,我聽說有一本和《水滸傳》主題完全相反的書,叫《蕩寇志》,作者叫余萬春,于是便查找這本書,由于這本書當時被定性為“反動小說”,因此圖書館不讓隨便借,我好說歹說,才借了出來(現(xiàn)在,這本書已經(jīng)公開售賣了),《水滸傳》的作者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而《蕩寇志》的作者余萬春卻極端仇視以宋江為首的梁山泊起義,因此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張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書為《蕩寇志》;把這兩部不同觀點的小說放在一起讀,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對照式”閱讀可以開闊閱讀的視野,對同一個題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探討,對內(nèi)容的全面了解和主題思想的整體把握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