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一生酷愛讀書,他的思想、信念、精神、追求以及革命實踐活動都與讀書息息相關,讀書是伴隨他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但李大釗不死讀書,學以致用,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理論、完善革命思想。
李大釗說:“知識是引導人生的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昧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展的障礙。”他反對死讀書。認為念書而不思考有可能變成蛀書蟲,好學生不能死啃書本,對世界上的事情毫不關心。對子女就提出了:“不要光在課本上兜圈子,應該學著看一點課外讀物,把眼光放遠大一些,開擴開擴視野才好。”
讀書和思考現實相結
李大釗讀書,總是和思考現實相結合,他認為寫在書上的是前人或同時代人的思考成果,而向前發展的進程從未停滯,如何與時俱進地把握時代發展的進程和規律性,變成了讀書時必須的思考。李大釗指出:“國人第一弱點,在凡事皆以感情為主,不以理性為主。”“國人第二弱點,凡事好依腕力而爭,不依法律而爭。”李大釗認定,對國人心理結構的改造將是伴隨著物質資料提供的豐盈程度而發生漸進演變的過程。
李大釗主張讀書要循序漸進,打好基礎。打好基礎鉆研個別問題才有深度。李大釗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讀書時和思考現實相結合的思想要以文字記錄在書上,遺憾的是他的那些有批注的書籍,多數未能保存下來。
讀書求新知但不唯書
1917年之后,為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李大釗認真閱讀和研究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著作,聯系中國社會現實,為振興中華尋找“根本解決”之路,最早提出“實際行動”的主張。
李大釗沒有提出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卻十分明確地提出對馬克思主義的應用,必須與時俱進地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有所不同,而不應把馬克思主義變成教條和空談。這些都是李大釗讀書求新知但不唯書的科學讀書
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