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認為讀書并不難,只要拿起書本翻翻、看看、念念而已。似乎很輕松、很瀟灑、很好玩的。對那些把讀書當作苦差事,總是不愿意讀書甚至抱怨、害怕、逃避讀書的人們總是不理解,特別是自己覺得
讀書趣味無窮,就總是嘲笑哪些不學無術的家伙,真不知道周圍怎么就是不愿意讀書的人遠遠多過愛好讀書的人數!我還總是嘲笑有的人竟然把“讀書”寫進履歷表的“愛好”、“特長”欄——什么亂七八糟的“愛好”、“特長”啊哈……
近日,因為接連幾次開夜車讀古文,反反復復地讀過之后又沒有什么收獲,讓我仔仔細細地思考,認認真真地研究了一回:為什么呀?原來是“力所不逮”也!讀書——扎扎實實地把書讀好,至少需要同時聚集五種力量:體力、精力、定力、能力、智力!五種力量缺一不可,否則等于白讀,考試難得及格,評比難免丟臉,實在不如干點體力活爽快!
體力:體力不好,書懶得拿著,坐著也覺著累,拿起書就頭暈腦脹,或者身上有痛、有傷,這時候看書一般是效率不高的。看看笑話、故事、小說或者還行。要是看理論書、哲學書、古文書就是“找罪受”了——身體吃不消!“為伊愁得人憔悴,人比黃花瘦”的不多見,但被讀書逼的人憔悴的,中小學生中并不少見!
精力:瞪著大大的眼睛盯著書本看著,嘴里還有一搭沒一搭地念著,但不是念得疙疙瘩瘩有氣無力就是有口無心,剛停下來,旁邊問:“念到哪兒了?”回答就是:“不知道!”這樣的時候你我可能都有過。隨著年齡漸長,我是時不時地碰到。這就是精力不支!看上去醒著,氣色也不差,沒有睡意,但要專注地讀書卻已經沒了精神。
定力:也就是毅力——攻堅克難的斗志、力量,還有集中注意力、使心情平靜的力量。短時間的讀書會碰到難題,需要攻克,有沒有耐煩心!長期學習,需要堅持,有沒有耐力?能不能朝著知識的高峰攀登?沒有定力,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學不進去爬不上去的!科學攻堅或者朝著某種學科的高深境界邁進,沒有定力就難有突破。
能力:讀書需要一定的基礎知識,越是深入越是廣博越是高端越需要豐富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讀書技巧、人生的歷練——讀書的能力!這樣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隨便學學練練就能具備的。很多人學業半途而廢、不能堅持長期地深入地學習,知難而退,原因就是能力不及。注意:這個能力包括基礎知識、
讀書技巧、人生歷練等!
智力:思維的能力、思維的方式、思維的特長,智力差異是被科學所證明了的。不是說智力強的人就可以多讀書讀難書,而是說不同智力類型的人適合讀不同類型的書,也不排除個別極端——比如有人就是不適合讀書。承認智力有差異,承認讀書是智力活,就得承認有人不適合讀書。
倘若
讀書效率不高,或者厭倦讀書了,感到力不從心了,不妨對照上面五種力量分析分析,看看是自己哪方面的力量跟不上了。有些力量是能夠很快地補充恢復,有些力量只要堅持培育也可以做強,有些力量的不足還可以通過增強其它力量來彌補。有心讀書者,自己深入研究一下如何搭配、聚集讀書必須的五種力量吧。
讀書是件苦力活,很費力的,需要不斷加強營養,聚集力量。對自己來說是這樣,對孩子來說也是這樣。(作者:春風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