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多讀書的益處,有許多諺語、典故和名言。像“開卷有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等,不勝枚舉。多讀書,是獲取知識、增長才干的有效途徑,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多讀書也要講求方法,不能一概而論,否則,就會犯緣木求魚、本末倒置的錯誤。筆者認為,讀書要做到“
五戒”。
一戒走馬觀花。就是要戒漫無目的般的瀏覽式讀書。因為這般讀書,通常是只看大綱不看細目,看書沒有目的、沒有收獲、也沒有
記憶,書倒是讀了不少,但都是過眼云煙,片刻隨風逝去。結果看了等于沒看,學了等于沒學,白白浪費許多大好時光,最終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二戒勉為其難。要戒無可奈何般的應付式讀書。因為這般讀書,從內心深處就帶有抵觸情緒,只是由于某種原因,雖然心里有一百個不愿意,而又不得不為之。因為本身不愿讀,所以就學不進去,也就不去認真思考領會,結果是書倒也讀了不少,但學問卻沒長進多少。
三戒良莠不分。要戒不加選擇般的糊涂式讀書。因為這般讀書,本身就是糊里又糊涂,見書就讀、讀了就信、信了就迷,說白了就是自己沒有思想,容易被歪理邪說所惑。
四戒照搬照套。要戒生吞活剝般的僵化式讀書。因為這般讀書,就是死記硬背,不加消化,不聯系實際,張口就是書上是這么講的,或者書上就那么說的,凡事都應該按書本上說的去做。因為讀死書、死讀書,當然最終也是讀書死。
五戒一曝十寒。要戒心血來潮般的沖動式讀書。因為這般讀書,只是一時興起,三分鐘熱度,熱情上來是今夜無眠,熱情過后是時間大大的有,不需只爭朝夕。殊不知學習是一個漫長的、漸進式的過程,松懈不得。
“全天候”讀書人正襟危坐的姿態中,透著一份閑閑的靜,似乎沖淡平和洋溢滿室。那種“
閱讀姿態”,讓人看到了閱讀的閑適和寧靜,從容和悠然。(作者:楚奇 來源:天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