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酷愛閱讀的人,在我的閱讀生涯中,也接觸過不少的書,想起來這些書籍中有的傳授給了我豐富的知識,有的教會了我如何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技能,有的讓我懂得了多角度觀察人生百態……在與書籍打交道的這些年,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書是有生命、有情感的,書中飽滿的情感還總會在不經意中感染到自己,當情感產生共鳴,書也就悄然改變了自己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
那些讓我感覺溫暖的閱讀瞬間
曾經在一本書中讀到一段話,幾十年不見,耄耋之年的老朋友打來電話,電話中問,你還活著啊?瞬間思維凝固下來,對著這一段文字怔怔不語。想起在很久的以后,當自己老去,當很多朋友都不再聯系,而忽然有一天,當有朋友打電話過來,電話中說起這句話,我會是怎樣的感想?那時的自己應該會在瞬間想起人生中經歷的很多事,想起人生中遇見的很多人,也可能什么都不再想,歲月中靜默,窗外應是風輕云淡的景色。
讀到那首小詩我的內心頓時泛起漣漪
曾讀過一首小詩,這首詩可以說感動了我整個生命。詩的作者默默無聞,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她一生只寫了這么一首詩,從未為這首詩申請過版權,從沒拿過一分一厘的稿酬。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作者寫下的普通的詩,被人們廣為傳頌,一直傳頌到如今。
詩歌很簡短,內容大約是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我不在那里,我是雪中晶瑩的鉆石,是清晨湍急的河流,是溫暖的陽光,灑落在成熟的稻谷上,是綿綿秋雨,是夜空中閃爍的星星。不要在墓碑前哭泣,我不在那里,我并沒有離去。
這首詩寫出了生與死,寫出了哀思與緬懷,寫出了一種超脫生與死的淡然。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不自禁想起很多故去的親人,想起自己的爺爺,那時候是在鄉下,在那個空氣清新,有紅花綠樹的地方,每當他有空閑的時候,就會在溫暖的陽光下,給我講一些久遠的事,依然清晰得記得他慈祥的面容,有些沙啞的語調,歲月在暖陽中浮沉,暖暖得讓人懷念。
書中有愛,愛如暖陽,可以將內心照亮。曾經和一位書友交流閱讀體驗,這位書友曾經是極為靦腆自卑的人,因為家庭環境的關系,性格唯唯諾諾,自卑怯懦,不相信別人,更不相信自己,用他的話說,那時的自己是與愛絕緣的,不相信世間有愛,也不愿接受愛,陰暗與冰冷是他生活的主色調,后來幾乎自閉的他接觸到了書本,從此一切就不同了。
他將曾經的自己比作冰山,硬邦邦得立在那里,將自己與生活隔絕,而養成閱讀習慣后,開始感受到陽光,感受到生活中的善意與愛,冰山就開始消融,他讀《巴黎圣母院》,讀《平凡的世界》,諸如此類的很多著作,一點點消融了內心的冰冷,重新認識這世界,重新對世界充滿希望。
我們常說人與人的交往貴在交心,殊不知人與書的互動也需要交心,當我們開始認真體會書中情感,將每一本書都當做最知心的朋友時,它就能幫助我們成長,增長知識和閱歷、
擴寬視野,讓我們看到更清晰的世界,發現更多的美,更多的光亮。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