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攻讀課本 所以無閱讀習慣?
書店倒閉的消息讓愛書之人心酸,如Borders大型連鎖書店,又如專賣大專工具書的老字號書店。書店情況慘兮兮,許多人歸咎于本地閱讀風氣弱。本文訪問了五名不同背景的青年,談談他們對閱讀習慣。明星寫的書,又會不會引起年輕人的閱讀興趣?
田慧音(38歲,電視節目編導):
書應具有啟發性
我覺得明星寫的書會吸引他們的粉絲去購買閱讀,因為這些粉絲們對偶像所著的書抱有好奇心,想進一步了解偶像的心理。但對我而言,書本不應該僅僅和時尚或潮流掛鉤,書的內容應該對人產生積極影響,具有啟發性。
閱讀有別于其他消遣方式,書本有一種深和廣的空間可以發揮,作者可以放進很多有意義的內容。假如書本的內容太膚淺,作者就沒有體現書本獨有的特質;這樣的閱讀就會失去意義,因為你也可以從別的媒介如電臺或電視獲取同樣的知識。
由于工作關系,我經常出國,在漫長的飛機旅途中,我經常會閱讀丈夫所推薦的書本,獲益匪淺。我常在地鐵內看到人們閱讀書本,因此,我覺得新加坡還是有一定的閱讀風氣,不過跟中國大陸和臺灣相比,這里的風氣還是相對較弱的。
蔡俊文(36歲,工程師):
進口書貴,以致大家不愿買書
我認為只有那些追星族才會購買明星寫的書,因為他們想支持自己的偶像。除非明星的書非常有內容,不然一般人應該對這些書意興闌珊。
我已經很久沒有閱讀書本了,根本不記得最后一次閱讀是什么時候。周圍的朋友也和我一樣不大閱讀,可能是因為我們整天都忙于工作,養兒育女,閱讀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奢侈消遣。
我認為,我們從小到大,都集中精神攻讀
課本,以應付各種考試,導致大家沒有從小培養閱讀的好習慣。由于多數的書是進口的緣故,本地所售賣的書本有點貴,直接導致大家都不愿掏錢買書,影響了閱讀風氣。
我的孩子即將出世,我已經準備了一些
兒童讀物,打算在他稍微懂事后讓他閱讀。我會鼓勵兒童大量閱讀圖書,因為他們在年幼時最容易吸收知識,這樣也能早點幫助他們打好上學基礎。
黃惠清(34歲,公關經理):
想知道明星美麗、俊俏的秘訣
我覺得明星出書會吸引很多人閱讀,因為讀者會想更了解明星在銀幕下的私生活;特別是明星所寫的美容養生書籍受到許多人追捧,因為大家都想知道明星們美麗、俊俏的秘訣。
我一有空便會閱讀,它讓我暫時擺脫平常生活的壓力,靜靜地獨自陶醉在書香中。我喜歡閱讀自傳或者中國革命題材的書籍。這些人的經歷是我無法體驗的,通過他們感人的故事,我可以更加了解一個時代的背景。
我覺得本地的閱讀風氣相當不錯,有各種各樣的讀書會,我就曾經參加過一個關于兒童書的寫作分享會,感覺很有趣。我也喜歡上國家圖書館閱讀,那里的書琳瑯滿目,常讓我流連忘返。此外,我發現本地近期出現越來越多本土作家,他們的取材都非常本土化,造成本地文壇有一點百花齊放的感覺。
陳啟婷(25歲,互動媒體分析師):
喜歡手握書本的感覺
我從小就有閱讀的習慣,在校園念書時,學校有圖書館,每逢休息時間就往里頭鉆,經常把書借回家讀。長大后步入社會工作,消閑時間少了,現在每一兩個月才去圖書館一趟,對我來說算太少了。
我喜歡的作家有Paulo Coelho和Malcolm
Gladwell。閱讀讓我了解其他人的思想和人生觀,提升英文水平。一般上,我都在工作和社交生活的空隙看書,搭巴士也是閱讀的好時段。
現在,我瀏覽互連網,看看哪些新書上市,有興趣的話,就會前往書店購買,偶爾也會在網站上閱讀別人上載的電子書。但是,我還是喜歡手握書本的感覺,可以隨身攜帶,隨處可讀。
我會把讀過的書放進一個小箱子,當成個人收藏品。
沈鈺鈴(20歲,義安理工學院畢業):
沒因互聯網減少閱讀時間
當學生時,空閑時就到圖書館借書看,培養起閱讀的習慣。那時起,閱讀就是我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中文書籍方面,我閱讀的都是較經典的作品,如《唐詩三百首》、《三國演義》等。由于我是佛教徒,因此也會讀佛經。
我看的英文書則是科幻、魔幻種類,是普遍年輕人所喜歡的。我喜歡閱讀青少年文學作家L.J. Smith所著的“The
Vampire Diaries”。
喜歡看書多于電視,因為少了畫面,想象力不受局限,能夠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周末出門逛街,一般女孩喜歡的服飾店,我花兩三分鐘就逛完,也不會花錢買東西;但進入書局,卻會花上兩個小時遨游書海。
除了看書,我也經常上網。我認為,互聯網并沒有減少我閱讀的時間。反而,我喜歡的作者在互聯網上刊登書本外的故事內容,增加了我在電腦前閱讀的時間。
作者:黃少偉 楊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