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正確的讀書方法和技巧,是不能提高讀書的效率,甚至無法把書讀好的!那么,怎樣提高讀書效率,獲得更多更新更有價值的知識?下面四種最常見的效率讀書法,可以試試。
目標讀書法
在讀書過程中,要想獲得知識的積累,從而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最重要的是確立讀書目標,因為有目標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益的。
怎樣確定?一是要考慮到社會的需要;二是要與自己的興趣一致;三是要根據客觀的條件和可能,不切實際選取目標、朝三暮四轉移目標、急于求成設目標等等,都不是真正在實行目標讀書法,而絕不會收到理想效果。
《學海探珠》一書作者奚椿年提出:確定目標,“需要有點自知之明”。曾觀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自視甚高,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只能是勞而無功,終成畫餅;自卑者“生無擒龍縛虎力,怎當擎天托地人”,缺少信心,隨波逐流,把目標定得很低,同樣做不出什么成就來。我們要像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那樣:挑選最有成功的希望的路走”。
要點讀書法
讀要點是閱讀參考書和普及讀物的一個重要方法,愛因斯坦曾這樣說道:“在所閱讀的書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入的東西,把其他的一切統統拋掉,這就是拋掉使大腦負擔過重和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
其方法可用“總、分、合”三個步驟來加以說明。
所謂總,就是在瀏覽前言、后記、引子、編后等基礎上,認真地讀一讀目錄,以概括了解書本的結構、體系、線索、內容和要點等,以形成對全書的總體印象,做到提綱挈領,心中有數;
所謂分,就是在讀目錄的基礎上,逐頁但不是逐字地掠讀正文,掠讀中除進一步熟悉記憶書頁中的大、小標題外,還須注意那些加了框邊的要點、黑體字和有特殊標記的字、句、段,以及自己根據學習目的認為需要掌握的內容,這些往往就是每章每節的關鍵所在;
所謂合,就是在翻檢掠讀全書后,頭腦中已有了許多具體的印象,有必要把它條理化系統化,使觀點與材料有機結合。因此,請不要忘記結合掠讀所得再回過頭來仔細地讀一遍目錄,并加以認真的思考、綜合,以弄清其內在聯系,達到總結、深化、提高的目的,進一步深入領會初讀時所不能領會的許多東西。
交替閱讀法
交替閱讀法是指在閱讀中將不同內容的書交換閱讀的一種讀書方法。人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有疲勞感,這是大腦皮層的細胞發出的抑制“警報”,要使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始終處于興奮狀態,就應當知道這些神經細胞是“各司其責”的。總的來說,人的腦分為兩半球,左半球司管邏輯思維,右半球司管形象思維,也就是說其中有的神經細胞在學習文科知識時興奮,有的神經細胞則在學習理科知識時興奮,有的則又在搞體育運動中興奮,這就需要在讀書學習中,讓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輪流工作,替換休息。
在讀書中交替閱讀不同內容的書,可以
減少疲勞,提高學習效率。馬克思學識淵博,一生讀過的書多得無法統計,他常采用交替閱讀法,當閱讀理論書籍感到疲倦時,他去津津有味地讀莎士比亞的戲劇,去看詩歌和小說,當疲倦的大腦得到休息后,他便又重新研讀起理論書來了。列寧在給他妹妹瑪•伊•烏里揚諾娃的一封信中說,我勸你按現有的書籍正確地分配時間,使學習內容多樣化,我很清楚記得變換閱讀或工作的內容,翻譯以后改閱讀,寫作以后做體操,閱讀有份量的書之后,改看小說,是非常有益的。
變速讀書法
在讀書時,以不同的速度閱讀一本書的不同部分的方法,叫做變速讀書法。任何一本書都有觀點和材料之分,有主要部分和非主要部分之別。對于一個讀者來說,任何一本書都有“信息的”和“非信息的”之分,有“關鍵信息”和“一般信息”之別,因此,就必須以不同速度閱讀不同的部分,對于觀點、主要部分、“信息的”、“關鍵的信息”以及難點部分和精彩部分,就要以慢速度
精讀、來回閱讀、反復體會、那就要多停留一些時間。
愛默生說:“讀書時,我愿在每一個美好的思想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對于材料、非主要部分、“非信息的”、“一般信息”等處,就可以粗讀,
一目十行,甚至可以略過去。如果在這些平庸無奇的部分也精讀,那無異于是在浪費時間。
變速法是一種科學的讀書方法,它的優點是把粗讀和精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能擴大閱讀視野,又能掌握書中的精華;既有量,又有質,許多學者、思想家都采用這種變速法讀書的。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