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讓大腦聰明、靈活,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讀書、記憶訓練、冥想、智力游戲等腦力活動。這當然沒有錯,但除此之外,運動鍛煉對大腦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許多科學證明,運動鍛煉不僅能強健身體,還能改善情緒、提高記憶力和創造力等認知能力,讓大腦更加敏捷高效。有時候,效果可能比各種腦力活動還要好。
下面我就以《大腦健身房》一書,帶大家認識一下運動鍛煉是如何讓大腦變聰明的。
1、運動鍛煉可以提高注意力
我們大腦中有一個獎勵中心“伏隔核”,當伏隔核里面的多巴胺水平上升時,伏隔核就會活躍起來,我們就會感到積極和專注;反之就會走神,去尋找能產生更多多巴胺的事情。比如看電視的時候,如果電視節目對你來講很精彩,就會刺激大腦分泌大量的多巴胺,激活伏隔核,讓你變得很專注;但如果電視節目很無聊,伏隔核里的多巴胺水平就會下降,我們就會走神,去尋找能產生更多多巴胺的事情,比如玩手機。
由此不難看出,多巴胺其中的一個作用是:可以幫我們屏蔽外部和內部的喧囂。如果一個人的多巴胺分泌不足,屏蔽干擾的能力就會下降,就很容易被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干擾所影響,無法集中注意力。在提高多巴胺水平的方法中,運動鍛煉就是一種健康且有效的方法,在運動鍛煉后人會變得更加專注和冷靜。
2、運動鍛煉可以提高記憶力
我們前面講過,海馬體是短期記憶的存儲庫。我們接收到的各種新信息,會先進入海馬體中,然后再傳輸到大腦皮層里形成長期記憶。如果海馬體出了問題,我們就很難記住東西。
而運動鍛煉則可以很好的幫助海馬體:最基本的幫助在于,運動鍛煉能增加海馬體的供血量,為海馬體的正常運轉提供能量,從而讓海馬體記住更多內容。
而更重要的幫助在于運動可以讓海馬體的體積變大,同時抵抗海馬體基因老化。這其實跟運動能增加肌肉、讓身體更有活力是一個道理。我們人類的大腦大約在25歲時,體積達到最大狀態,之后每年都會自然萎縮一點,這也包括海馬體,每年大概會減少1%的體積。但這種萎縮并非是完全不可逆轉的,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用核磁共振掃描檢查了120個人的大腦,測量了他們海馬體的體積,之后把這些人分成兩組進行鍛煉。一組參加跑步等提升心率的耐力鍛煉,一組參加拉伸等不改變心率的輕度活動。一年后,科學家重新測試了受試者的海馬體體積,發現輕度活動組的海馬體體積平均縮小了1.4%,耐力鍛煉組的海馬體平均增大了2%。
運動能增大海馬體的體積,科學家猜測跟營養因子有關,因為運動鍛煉可以促進海馬體部位制造營養因子,營養因子能促進腦細胞的生長。從而讓海馬體更高效的工作,也就是記憶。
3、運動鍛煉能提高創造力
運動能提高創造力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是運動會使大腦的血流量增加,于是大腦就會有更多能量來思考。其次是運動會使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能夠抑制“丘腦”的信息過濾作用,讓更多的信息進入大腦的意識層面。大腦皮層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自然就能從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從而產生更多的新想法。
在提升創造力的運動中,慢跑是一個好方法。除了慢跑,散步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比如達爾文在寫物種起源時經常在家附近漫步一個小時思考問題;喬布斯會定期舉行步行會議,和員工一邊散步一邊討論工作。
(文/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