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談到南北方的生活差異,一定會出現關于青菜的話題:
南方人的青菜,一定要色號精準、有葉子,這個青菜可以出現在任何場合,炒菜來一盤、火鍋丟一把、煮面撒幾根;北方人的青菜呢,可以是排骨燉豆角里的豆角,可以是西紅柿炒蛋的西紅柿,還可以是土豆,總之只要是蔬菜都可以算是青菜。
姑且把這當作是一個與地域和生活習慣的笑話吧。
不過,最近美國神經病學會的醫學雜志《Neurology》公布的一項研究卻告訴我們,每天食用一份綠葉蔬菜還能幫助我們
保持記憶和
思維能力,預防老年癡呆,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根據研究人員對1068名老年人的10余年(1997-2013)的隨訪和年度認知評估結果顯示,和很少或從未吃過的人相比,每天吃至少一份葉菜類綠色蔬菜的老年人的認知能力至少年輕了11歲。其中,第一接受研究的960人平均年齡在81歲,在研究開始時沒有癡呆癥。評估內容包括:思維測試、
記憶技能測試、食物頻率問卷調查,尤其是吃菠菜、羽衣甘藍等綠色蔬菜,或生菜/沙拉的頻率和次數,平均隨訪約4.7年。
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得分會以每年0.08個標準化單位下降。但實驗人員在對5組研究對象的觀察中發現,每天吃掉至少一份(實驗中最多的平均每天約1.3份)的下降速度要比比吃得少的人(平均每天0.1份)少了0.05個標準單位,換算成年齡的話,這個差距相當于11年。換句話說,吃青菜的人大腦老的更慢。
并且,這一結果還綜合了其他可能影響大腦健康的因素,如海鮮和飲酒,吸煙,高血壓,肥胖,教育水平以及身體和認知活動的數量等因素,排除了β-胡蘿卜素,每種營養素和生物活性物質攝入量的影響,但結果仍然有效。
為什么青菜能防癡呆?
據Martha ClareMorris博士介紹,這與青菜中的葉黃素,葉酸和葉綠醌能保護神經有關。
葉黃素(Lutein)是一種天然類胡蘿卜素,能夠吸收藍光,所以在我們的視網膜上黃斑處有大量的葉黃素存在。近年來,更多研究還證明,葉黃素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改善血氧水平依賴信號,這就意味著記憶同樣的內容,體內的葉黃素水平越高,使用的大腦區域越少,腦效率越高。
葉酸(Folate)是維生素B9一種形態,對于妊娠期的女性來說,是重要補劑之一,能降低新生兒患先天性心臟病和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另外,葉酸參與了DNA和RNA的甲基化,能防止DNA被改變。不過,懷孕期間攝入過量葉酸會導致偽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缺乏,并改變甲基代謝,從而影響后代胚胎生長延遲和短期記憶障礙。所以,不建議大家盲目補充,需謹遵醫囑。
葉綠醌(Phylloquinone)其實就是維生素K1,常用于華法林過量,維生素K缺乏,和梗阻性黃疸等出血類疾病中。近年來研究證實,維生素K依賴性蛋白質Gas6在周圍和中樞神經系統中起到關鍵作用;對于老年人(尤其是70歲以上)來說,血液中高水平的維生素K能改善言語
情景記憶的功能。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想著晚上一定要回家煮一盤青菜呢?不過小編還是要提醒您,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攝入蔬菜,因為有的人在吃了某些蔬菜后,會有些腸胃不適,會過敏,那就不要勉強自己強行攝入了,或者換個品種也是可以的,畢竟,即使限定了顏色,青菜的世界也是大大的。
來源于知幾未來研究院,作者Gene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