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杜克大學的老師和教工們曾經給他們的畢業生畫了14幅漫畫,以講述他們對新一屆畢業生的期許。同時,這也是所有在城市中穿梭的人們,需要時刻參照的智慧藏寶圖。希望這14張智慧藏寶圖,可以幫助你更加卓越。
別過無意識的生活
當我們執著于眼前那片海,就看不到整片星空。提高閱讀效率,改變
閱讀方式,你將收獲全新的視野。
選擇沒有對錯
一切都在變動中,沒有什么是對錯,每一步都算數,根據直覺做出最優當下選擇。
“關系”比“物質”重要
別曲解了“人脈”兩個字。人脈重要的是心與心間的脈動,而不是占用一個人及其資源。物質帶來的滿足感是短暫的,卓越的關系會帶來持久的富足感。
以人為本,而非以頭銜為準
一個人的職場頭銜,只是他一個身份標簽。看一個人像讀一本書,不能只看腰封和出版社。尊重一個人,要基于心悅誠服,而不是基于對頭銜的評判。
學習在拒絕中找機會
“拒絕”是一門藝術,“被拒絕”也是一門藝術。與其把拒絕看作終結,不如把它視作機遇,并想想為什么。如果被客戶拒絕,一個華麗轉身就走了,閉環就形成了;如果嘗試問一句“為什么”,對方提出的寶貴建議,就成為了新的創造起征點。
價值在挑戰中實現
一個人的價值和一個人所經歷的挑戰是成正比的。
走出舒適區,你會發現很多個“不一樣的你”。
擁抱不確定
生命中絕大部分的內容,都不是按部就班的。變動會帶來驚喜,放下對“計劃”的執念吧。
停下來,感受經歷
生活中的經歷,不是用來逃走或躲避的。它們是用來為你“照鏡子”的,它反射了你的禮物和新洞見。停下來,感受自己。思緒愈清晰,未來的決策,愈明朗有力。
受教育不代表聰明
真正受到良好的教育的人,不僅僅擁有一個聰明的大腦,還擁有智慧:直覺思緒和實踐思緒共生。 受教育和智慧的交集,才是你想要去的地方,文憑和學識,不代表你靈魂的目的地。
帶著善意直覺行動
愛出者返,善意的舉動背后是我們無限的回流。
靈感來自閱讀
閱讀讓人更有創意。因為打開書的同時,我們也打開了文字背后的智慧庫,我們在心靈的交互中共筑。
對自己真實
真實的對自己,區分什么是渴望,什么是愛,什么是謙卑,什么是隱忍。在自尊的前提之上積累智慧,才會成為真正的權威。
學會回饋
學會將能量流動起來,把所得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飲水思源,我們將會感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豐盛。
堅持
堅持不是執著。它是一種中立態度的持續動力,執著是一場“勢在必得”的短跑,堅持是一種“細水長流”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