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思維導圖布局技巧》系列的總結篇,在這里,我主要分享我在處理思維導圖布局技巧(一)~思維導圖布局技巧(五)中遇到的問題時的解決思路。
簡單(專一、簡潔)、標準(精確、統一)、便捷(快捷、方便)、多樣化(類別、色彩)。
首先,“簡單”是我理想化的追求。
同多數人一樣,我喜歡簡單、容易,討厭困難、繁瑣,我希望能一勞而永逸,希望既能達到我的預定目的,又能讓這個過程簡簡單單。相信你也是一樣!所以在一開始,我們就要想著怎么簡單怎么來。
把490+的篇目標題當大分支不現實,所以就讓章節做大分支;
全國34個省都作為大分支,眼花繚亂,你的眼睛習慣看幾個大分支,你就把導圖設成幾個大分支吧;
把小說的文字描寫全放進思維導圖,導圖就不是用關鍵詞啟發聯想的思維圖了,而且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像螞蟻,會讓你越來越煩,所以來刪刪刪吧,越刪越簡單。
專一,是說導圖的主題要固定,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你想解決思路時會有很多想法從腦海里蹦出來,但你最終真正采用的只會有一種,其他的方法或者棄置不用,或者作為輔助,但是主線永遠只有一條,就像你看的小說和電視劇一樣。
所以,主要的必須是專一的。
簡潔,即“簡單+干凈”,“簡單”并不代表就一定會“干凈”,就像只讓你擦一張桌子,你可以認認真真擦得很干凈,你也可以隨意一抹,抹得到處是污漬。所以“簡單”是為了讓你可以有“簡潔”的畫面,但你到底能不能讓簡單的畫面簡潔,就要看你的具體做圖和細節調整。
其次,“標準”是必須堅持的底線。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有專一的導圖,有標準、講標準必不可少。
就像你知道導圖要保持整潔,但你不照做,只是空話一句;而你即使知道要照做,但你沒有統一的標準,同一個級別且不需要特別關注的關鍵詞,這個分支是這樣的格式,另一個分支卻是別種格式;從上級到下級,沒有按照從大到小、從特殊到一般的樣式處理,上級小而下級大,上級的字無顏色,下級的字卻是花花綠綠,卻并沒有特定的意義。
那么,等你把整張圖做完,一定自己都看不出來什么是重點,什么是非重點。
所以,當你在作圖的過程中,什么格式代表什么意義,你要想好,不需要在作圖之前想好,因為這些特殊的意義,很可能是你在開始實際作圖之后才發現并不斷積累的,所以,你可以在每遇到一個特殊的類別時,用一種固定的格式來設定這個類別的關鍵詞,就像我的圖中,地點類用什么顏色,節日類用什么顏色等等。
按照標準設定導圖的好處就是,當你做完圖后,你可以按照你的類別輕易找到你的關鍵詞。如果,你擔心類別太多,容易忘記格式,你可以專門在導圖里放一個格式說明,如:
“精確”,其實就是準確的更高層次,比如,我為《聊齋》的所有篇目前標上序號,這樣,我可以看到這篇篇目,就知道它出自哪一章,也能知道我還有多少篇目的內容沒有做。
又比如,當我發現,“清明節”類別下的篇目比較多,所以,我便干脆直接開了個Word文檔,把所有篇目里涉及到的節日都做了整理,這樣一方面是為了匯總類別,免得在導圖查閱困難(因為我暫時沒有做專門的節日導圖的打算,而Word的表格同樣可以很清楚地分門別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發現篇目多,足以成為一個小專題,所以做Word匯總最合適。
所以,從最優法則出發,選擇你自己認為最合適又最省時省事的,就是既簡單又準確的做法。
好了,本系列的上篇到這兒先結束了,關于大型思維導圖“便捷”和“多樣化”的解釋,我們下篇再接著說。
相關鏈接:
原創作者: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