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大腦左右腦分工理論認為,左右腦各司其職,其中,左腦主管分析性工作,諸如計算、邏輯推理、語言等;而右腦主管空間思維,如:藝術類、想象力、創造力、形象思維、靈感、頓悟等。左腦的思維方式具有分析性、延續性和連續性,在處理問題時,比較注重順序和細節,所以也被稱為為“學術腦”;右腦與左腦恰好相反,它比較喜歡關注一件事物的全貌,而不是任何具體的細節,故又被稱為“創造腦”、“藝術腦”。
大腦的左右腦思維模式也被各類大腦相關的產品植入了理念,用來給一些門外漢作為大腦科普知識,這樣做其實也沒有太大問題,因為斯佩里的大腦理論確實能起到通俗易懂的解釋作用,至少我學習速讀記憶的初始階段,就是被大腦分工理論所打動!但是,在速讀記憶和大腦相關知識的不斷學習中,我開始對這種左右腦各司其職的簡單解釋有了疑惑。
比如,我同時具備左腦和右腦的一些特點,那我是什么人?大腦分工理論說,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計算能力都是左腦的特點,
形象思維、想象力是右腦的功能,可是我都具備這些顯著的特點,那我到底是左腦人還是右腦人呢?還是全腦人?可如果說是全腦的話,我覺得左右腦的很多特點我也沒有!
還有,精英特速讀記憶的訓練原理提到,它們是基于協調開發左右腦的全腦速讀記憶訓練模式。那么,這個協調開發左右腦又是怎么實現的?具體在速讀記憶訓練中如何得以體現?不是說左右腦是分工的嘛,怎么又能協調開發呢……
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搞清楚上面這些問題,直到看到一篇關于“左右腦思維模式”的科普文時,我才找到了這么久以來縈繞心中的問題的答案。
答案1:左右腦的功能并沒有嚴格劃分。受斯佩里的理論影響,我一直認為,我們的大腦左右半球是各管各,相互沒有交集,所以我就無法解釋自己為什么同時具有左腦和右腦的一些功能特點,現在終于明白,斯佩里說的左右腦的思維模式,僅是兩種極端方式,其實,大腦還有大量的中間過渡方式,二者沒有嚴格區分功能,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彼此還能代理相互的功能。比如,有的人即使做了大腦部分切除手術后,仍能夠保留絕大部分原有的大腦功能,就是最好的例證。這么看來,絕大多數人都會有左腦右腦的一些特點,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答案2:全腦開發協調,是充分調動左右腦與閱讀記憶有關的優勢功能去實現的。左腦的思維模式,是富有邏輯性、順序性;右腦思維,則是充滿想象力、創造性、空間與形象思維。全腦速讀記憶,顧名思義,既要提高閱讀速度,又要提升記憶力,為了達到這樣的閱讀效果,只有調用左右腦的優勢,讓其將各自的思維模式有機結合,
充分協作才行。具體的實現是應該這樣的:利用左腦善于處理邏輯、文字、數字等非形象化信息的優勢,先快速識別和理解閱讀材料,然后再利用右腦的形象思維、將左腦攝入并初步處理過的文字等信息轉化為右腦能快速識別和記憶的圖形圖像,從而達到看得快,記得牢的最佳閱讀效果。
大腦的奧秘還有很多,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受限于某種理論,也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最好是在面對困惑的時候,借助書籍或是其他途徑,盡快搞清楚,才能讓學習之路更順暢。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