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言:學而時習之。學習了新知識,當時常溫習,否則就有可能把知識“還”給老師。一直以來,我認為
數字編碼記憶法的實踐性極強,對它的溫習也應從理論和實踐雙管齊下,所以我的溫習方法是采用“數字編碼詞+記憶程序”。
數字編碼詞
第一步我是溫習數字編碼詞,核心是編碼詞的形象,因為在我看來只有直觀可感的形象才能實際參與記憶。
具體的做法是:每天在腦海里回想00——100這110個數字編碼詞的形象,直到能夠不假思索立刻閃現所有編碼詞的形象。這個過程一般會比較漫長:
首先,數字編碼詞的設計可能會一直持續;
其次,有些數字與編碼詞之間的聯系可能并不是很直接,在反應速度上會有影響;
再者,編碼詞的形象從“沒有形”到“有形”再到“無形”是個進步無極限的過程,所以,對應的編碼詞形象的溫習周期也會長期持續。
而我在回想形象時,一般都會同時反思自己設立這個形象作為數字編碼的原因,以提高反應速度,擴展聯想想象的鏈條。
后來,我又想到了令一個更加考驗自己的數字編碼記憶法學習效果的方式:從00——100,把每個數字的編碼詞形象依次用
想象聯想,編織成一個長篇故事,就像奇像順序記憶法那樣,這也涉及到了我的數字編碼記憶溫習法的第二塊。
記憶程序
我理解的數字編碼記憶法的記憶程序是:
1.選擇要安排記憶材料的數字序列。如要記憶的內容有20個,記憶程序的第一步就是在腦海中依次閃過1——20的數字編碼詞的形象;
2.把要記憶的材料通過想象聯想依次與數字序列的編碼詞形象“掛鉤”。如,第一個要記憶的詞是“天空”,就用想象,把“天空”的形象與1(我的編碼詞是蠟燭)的形象“蠟燭”合在一個畫框里。
其中程序2最關鍵,因為它最容易產生編碼詞形象與記憶材料形象的斷鏈(即忘記)。斷鏈的原因,或者是因為沒有形象,或者是兩者的形象沒有和諧地融在一個畫框,所以,我覺得程序2最關乎記憶速度和記憶效果,是除了編碼詞形象外,最需要溫習的模塊。
我的溫習做法是:時常給自己一些記憶材料,數量不必太多,20個左右就好,也不必要求長期記憶,只做個小小的練習,訓練下瞬時記憶和短時記憶就好;溫習的重點是想象和聯想,不斷熟練把兩個不相關聯的形象捆綁在一幅畫面里。與其說是溫習程序,我更覺得這是對想象力的培養,同樣,無止境。
溫故而知新
數字編碼記憶法的學習,就是一個溫故知新的過程,每一次溫習都是一次小小的實踐和探索,得到的經驗教訓和啟發都是下一次實踐探索的無形財富。我的很多啟發都是從實踐的順利或挫折中得出的,大部分都總結成了數字編碼記憶法的系列文章,有些還尚待繼續探索和驗證。但我想強調的是,學習數字編碼記憶法的目的是實際應用,要通過不斷的溫習方能知新,并結合精英特網站上的理論學習,把實踐做得越來越出彩。
原創作者: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王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