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按順序快速記憶下面的詞語,你需要多長時間?又會使用哪種記憶方法?
先別急著回答我的問題,現在請閉上眼睛,聽我講個故事:
“梳著牛角辮的小姑娘快樂地拍著小手,看著一只毛茸茸的小蟲在樹葉上緩慢地爬行,巧合的是,樹葉旁正有一只小牛在溜達,于是,小蟲就順理成章地爬上了小牛的背,跟著牽牛的小子來到了一只水牛的身旁,一路尾隨的小姑娘一邊好奇地看著小牛和水牛,一邊吃著新鮮的水果,山里的果子水靈極了,引來了小鳥的覬覦,連水邊的水鳥也繞在大小相同的諸多果子旁,不少果子都被水鳥和小鳥搶吃掉了。”
你可以隨著我的文字在你的腦海里想象這樣一個妙趣橫生的小故事,想象著這個故事就真實地發生在你的腦海里,然后把這個故事重新回味一遍,并把這些關鍵詞按順序寫下來:
小手、小蟲、小牛、小子、水牛、水果、果子、小鳥、(大小)、水鳥、不少……
上面是我在寫出這個故事后,沒有重復回味,直接默寫下來的順序,換句話說,是我只通過故事記憶了一遍就記住的順序。你可以看到,我還是記錯了“大小”這個詞的順序,但是只用一遍就記下10個詞的順序,即使只是
短時記憶,我覺得也已經很有效果了吧!
或許你會問,為什么我要按順序記憶這些詞,沒有任何意義好吧!
這里我只是舉一個例子,你可以把這些詞換成任何你需要記憶的內容。可以是按順序記憶一串內容(如上的例子),也可以是類似填空、選擇、問答等等之類的一個蘿卜一個坑的題目;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家里有上幼兒園、學前班、低年級小學孩子的父母,你可以直接用這種方式幫你家或乖巧懂事,或調皮玩鬧的孩子做功課,因為我就是把這種方法告訴了公司同事有調皮的上幼兒園的孩子,抄寫字詞總是應付差事卻又纏著父母講睡前故事,不講不睡覺的同事的。同事綜合我的方法和睡前故事的特質,常用故事串聯的法子輔導自家頑皮的小公主做功課,收效還不錯。
聯想串聯記憶法好用嗎?至少我個人覺得很好用,比數字編碼詞記憶法、位置法都好用,因為它不需要提前準備編碼詞,只需要講一個故事。
故事是聯想串聯的靈魂
從上面的例子,你應該能看得出聯想串聯,就是將本來沒有關系的多個內容,通過聯想,強行串在一根繩子上,而確保這根繩子不會斷線的繩子的靈魂,我覺得就是故事。
現在,你告訴我,整篇文章看到這兒,你都記住了什么?
你大概會記住開頭我用字詞編的故事,你應該也會記住我說同事家的調皮小女兒不愛做功課,所以我讓同事用故事串聯的方法監督她做作業。這是本篇文章里迄今為止出現的兩個篇幅較長的故事。
所以我不知道為什么,大概是我們的天性,對很多事情充滿好奇心,喜歡聽故事,尤其是真實的故事,并將自己代入到故事中去,獲得故事中某個人物的心理共鳴,跟隨著故事的節奏,不斷接收故事帶來的情感上的溝通與交流。
就像我們喜歡看小說,從小到大;我們喜歡看電視劇,可以宅在手機屏幕前夜以繼日;我們兒時追過的很多動畫片,里面的具體情節的順序我們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是總有那么幾個場景讓我們或哭或笑,或緊張,或激動,甚至還能大致復述出當時的場景發生了什么事……
但是對于高中、大學階段的功課,你有很清楚的記憶嗎?大概你的記憶就是在學習功課的時候出了什么丑,獲得了什么獎勵,哪段時間因為學習什么內容如何地自我勵(zhe)志(mo)。
比如我不記得背誦過的詩詞,但我記得我是全班當時早讀課上前3個去找老師背誦的學生;我記得我高中時因為學不好世界史,買了一堆講世界史的書,好多書來回看,以致浪費了很多時間;我還記得在大一還是大二的時候,因為前一段時間有很多課結束了,為了慶祝這些課的結束和即將而來的假期,將課程表上已經上完的功課挖了個洞,我甚至記得當時是用小刀配合剪刀剪的,但是我真的不記得被我減掉的都有什么課了……
我想你現在回想,大概會有與我相似的感慨,學習的內容都還給了老師,但是那些情景都記憶猶新。
我覺得這就是故事帶來的力量。就像我如果說起“邯鄲學步”,大概你腦海里首先想到的一定不是“邯鄲”兩個字的寫法,而是邯鄲學步的歷史故事。
而
聯想串聯記憶法,就是把需要記憶的內容,編織進我們自己創造或者編造的故事里,也可以直接把它們代入現成的故事,如開頭我用字詞編的小故事,我不會告訴你3個小時過去,我并沒有復習,但是我仍舊能寫出超過80%的內容——小姑娘在做什么?在拍小手;她在看什么?在看樹葉上爬動的小蟲;小蟲去了哪里?小蟲爬到了小牛身上;然后呢,小子將小牛牽到了水牛旁;接著呢,小姑娘在吃水果,果子很香甜,引來了小鳥和水鳥,而且這些水果幾乎大小相同,只是不少果子被鳥兒吃掉了。
你看,這11個詞依舊記在我的腦海里。
最后的總結
在諸多的記憶法中,我最喜歡聯想串聯記憶法。可能與我喜歡編故事有關,而故事恰恰是聯想串聯記憶法的靈魂。當然你也可以嘗試一下,把我在文章開頭講的故事輸入你的腦海,看看你能在多長時間里回憶出多少的內容,看看你是否適合聯想串聯記憶法。
原創作者:織夢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