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腦的全面開發,特別是形象思維的開發、創新思維的開發和長期記憶的開發,我覺得很值得我們研究,因為長期記憶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一個完整的人是全腦開發的人,也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以下內容摘自《李嵐清教育訪談錄》之“李嵐清答記者問素質教育與全腦開發”:
記者:提出實施素質教育,是不是僅僅在政策層面上的考慮,有沒有理論上的思考?
李嵐清:素質教育與人腦的全面開發有著緊密的聯系。腦科學的研究對人腦發展和活動規律有了很多新的認識,為素質教育提供了許多重要的啟示。腦科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的認識、情感、決策和行為等等都與人腦發生的生物過程有關。人腦中不同的腦區起著不同的作用,比如右腦和左腦的分工和側重就有不同。過去一系列的試驗研究,進一步揭示了人的大腦兩半球功能的不對稱性和右半球的許多高級功能。后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又發現,如果右腦損傷了,左腦通過學習也能逐步具有右腦的某些功能;左腦損傷了,右腦也能逐步學習左腦的某些功能。所以現在科學家有一個進一步的認識,認為左腦右腦的功能的一側化不是絕對的。但盡管如此,還不能否定大腦左右半球功能的不對稱性。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也讀了一些
右腦開發這方面的專著、論文,與有關專家進行了探討,給我印象較深的是:
第一,人的大腦,左半葉和右半葉的功能是有分工的,但不是絕對的。我們應學會全腦的使用和訓練,提倡“全腦開發”,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發展語言的、數學的、音樂的、運動的、圖像的等邏輯的和形象的思維。
第二,腦細胞越使用,它的神經元增長的速度越快,腦子多用可以促進腦的發育,“用進廢退”。
第三,腦細胞的軸突和突觸的形成,既和基因有關,又和后天的教養環境有關。在人的一生中,腦都具有可塑性,但有些功能區在人發育的一定時期可塑性更明顯。我們對學生進行教育就是要研究這些規律,使學生能健康的發展,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才能和智慧。過去我們的教育大多注重于重復的訓練、刻板的記憶和邏輯思維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形象思維和情感能力的培養,而這些對學生今后的成功又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的教育要重視人腦的全面開發,在訓練邏輯思維的同時,也要訓練形象思維,使大腦的潛能得到充分利用。
我根據書上的介紹自己做了一個試驗。例如,給出15個沒有邏輯關系的詞,如果用邏輯思維的方法來記憶是困難的,連這些詞都很難記住,更不用說其次序了。
然而,如果你把這15個詞編成一個故事,一個沒有邏輯的故事,這15個詞,包括它們的次序就能永遠記住。記的方法是什么呢?就相當于你把這15個詞編成電視劇,編成一個“錄像”放到大腦右半葉里面去了。那么你在把它“播”出來的時候,也就把15個詞播放出來了。
我發現越是荒唐的故事,就越容易記住。這15個詞是:爆米花、圖書館、狼狗、書包、大樹、太陽、石頭、救護車、方便面、電視、牙簽、餐巾紙、電話、火警、行李。
怎么能夠記住這些詞及順序呢?我是按照這樣的“故事”記憶的:“我吃著爆米花去了圖書館。路上碰到了一只狼狗追我,我就跑。跑的過程中書包丟了。狼狗還追我,我就爬到大樹上去了。上了大樹以后呢,太陽太曬,我被曬昏了,從樹上掉了下來,掉到一塊石頭上。然后就來了個救護車把我送到醫院去了。在醫院,我一邊等待治療,一邊吃方便面。吃完方便面就看電視。看電視時拿出牙簽剔牙,然后用餐巾紙擦嘴。突然接到電話,說發生火警,于是提起行李就跑去救火。”
許多年過去了,我現在仍然能夠把那15個詞背出來,而且順著、倒著都不會錯,就是按照這個“故事”把它們背出來的。
人腦的全面開發,特別是形象思維的開發、創新思維的開發和長期記憶的開發,我覺得很值得我們研究,因為
長期記憶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一個完整的人是全腦開發的人,也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