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什么樣?每天按部就班,日復一日,消磨時光?還是主動積極地投入工作,以飽滿的熱情獲得成就感?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最近,我一個閨蜜就找我抱怨,說對現在工作不是很滿意,因為工作內容雜亂,沒有具體要求和安排,所以她覺得很不適應,用她的話來說,她喜歡被安排,然后高效的完成工作事項。
看似很普通的一些話,卻引起了我很長一段時間對工作模式、思維模式、目標、效率、成就感等問題的思考。是啊!她的這個想法何嘗不是大多數人工作中最想要的,每天按部就班,指哪打哪,無需自己去思考每天要做什么。問題的重點是,為什么她或者說是大多數人會有這樣的心理?這不是思想懶惰嗎?自己不愿意主動思考,對于這種行為,我一開始很不理解,可是當我仔細想了想,仿佛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在哪了。
回憶一下,我們從小到大是怎么一種生活模式:小時候,父母替我們安排每天要做的事情;上學了,老師和學校每天繼續為我們的學業做好安排,具體到每天幾節課,每節課上什么,上完布置哪些作業……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聽話!跟著家人、老師的安排,認真執行完所安排的任務就行,當然也會被稱為“乖孩子”、“好學生”,這些稱謂,令我們幼小的心靈感到莫名的開心。
在這種環境下,漸漸地,我們絕大多數人都養成了“被安排-高效執行-受到贊揚”,這樣一種
思維模式,當然,我并不是說這種思維模式有什么不好,就像學習方法會因人而異一樣,我們需要在不同環境下,改變思維模式,才能快速適應,找到久違的熟悉感。
而這也是我開篇所說的,我閨蜜以及和她一樣的大多數人,為什么會有喜歡被安排,然后去完成工作才覺得很快樂、很有成就感的原因:他們只是在長期的教育大環境下形成的固定思維模式而已。
這種思維模式在學校很有用,可是,當我們來到社會這個大舞臺,這里沒有人給你安排你要做什么,什么都要你去主動思考,比如你想從事什么類型的工作?你應該具備哪些職業技能?你要如何與同事、領導等不同的人群搞好關系,才不至于被孤立……我們開始變得很不適應,厲害的人,很快能轉變思維模式,跟上環境的變化,過得風生水起,相反的,一些固守思維模式的人,就覺得舉步維艱,生活不易。
大環境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唯有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環境才行,怎么改變呢?下面結合我自己轉變思維模式的一些經驗,推薦幾個有效的方法給正在苦惱的你。
有意識去嘗試新事物:固定思維模式的人,很容易對新事物排斥,不愿意去嘗試,通常會等著這個事情被普及后才敢去做。就像剛接觸快速閱讀一樣,我認為“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還能提高理解記憶力”、“**每分鐘閱讀速度可達1萬字”等等宣傳不可信,因為這些說法與我從小接觸到的閱讀方法、閱讀知識差距太大。最后,在一段時間的思想掙扎后,嘗試學習快速閱讀,在不知不覺的訓練中,才發現自己已經能讀的這么快了,而且還記得更多。
讓大腦變得愛思考:惰性,是每個人的天性,大腦也不例外,所以,如果我們總是不想主動思考,找事去做,就想著被人安排做啥的話,大腦也會變得遲鈍,正確的做法是讓大腦學會積極思考問題、有深度地思考。比如,我以前總是情緒化,經常因為沖動導致犯錯,事后又懊悔不已,意識到這些問題后,我決定在每一次有點情緒的時候,聽聽歌,與好朋友閑聊幾分鐘或是做做靜心調息也行,就能很快平靜下來呢。
學習訓練:打破固定思維模式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學習,因為在學習新事物、與不同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并改正。就像我前面說的,我學習快速閱讀,改變了對閱讀的認知局限,還提高了閱讀速度,增進了閱讀能力一樣;另外,我是完美主義性格,在相關書籍的指導下,我明白了我應該找到人生的榜樣才能讓自己起跑……這些學習訓練,對我改變思維模式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
主動思考、找尋自己的目標,并為之奮斗,不要老想著被安排著去做,才去做,要從根上改掉自己的思維模式,積極突破,才能獲得持續的
學習熱情和動力。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踽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