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圍繞上海中小幼教師閱讀情況的問卷調查《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讀書現狀報告》近日出爐。調查顯示,上海中小幼教師閱讀現狀:82%的教師每天閱讀時間低于1小時,其中,閱讀時間達90分鐘以上的僅占6%,60-90分鐘的占12%,30-60分鐘的占48%,另有34%的教師每天閱讀時間在30分鐘以下;61%的教師過去一年里讀書不超過4本,79.4%的教師一年購書少于10本……
現狀:工作太忙,沒有時間
“每天早上7點到校,下午5點離校,回家還要備課、改作業,在微信群、QQ群回復家長的各種問題,哪有時間空下來看閑書?即使看,也就是工作上碰到問題時翻翻跟教育相關的書籍。”王襄(化名,上海市中心城區一所小學的一位班主任兼語文教師)感嘆道。
看書少,買書就少。根據調查,86%的教師在過去一年訂閱的期刊雜志低于2種,79.4%的教師一年購買的書籍少于10本
。 在瀏覽、泛讀和精讀三種閱讀方式中,39.2%的教師以瀏覽為主;其次是泛讀,占32%;最后是精讀,占28.8%。
分析:為何教師閱讀時間偏少,閱讀量偏低?
“工作太忙”,66.1%的教師認為這是影響他們閱讀的主要因素。此外,12.6%和8.4%的教師分別認為“壓力太大”和“家庭事務”是影響自己閱讀的重要因素; 工作太忙等因素造成教師沒時間,甚至沒興趣看書。在“阻礙教師閱讀的因素”中,有57.2%的教師認為是“沒有時間”,13%的教師認為是“沒有合適的閱讀環境”,還有9.4%的教師則表示“沒有興趣”;雖然沒時間閱讀,但是教師們對閱讀的態度很積極。
首先,89.8%的教師認為閱讀對自己的專業成長幫助很大,80.7%的教師喜歡與人交流閱讀感受、心得與收獲,81.3%的教師樂意參加各種讀書交流活動,91.1%的教師積極鼓勵學生看課外書。
其次,教師們還非常關注自身專業。79.1%的教師經常借閱教育教學相關專業書刊,85.3%的教師關注教育教學的熱點和前沿問題。
解決方案:校長必須搭建平臺
對此,報告指出,教師在閱讀方面存在閱讀動機不足、閱讀環境不良、閱讀方法欠缺和閱讀資源缺乏四大問題。
報告認為,教師群體中缺乏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少教師只是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才會去書中尋找答案,或只是在學校提出相應要求時才當作任務去完成,沒有把讀書作為教師職業的必須和充實自我的源泉。這與教師缺乏對事業的追求,缺乏高雅的志趣和一定的人文素養有關。
另外,教師的閱讀環境也不佳,從社會的總體環境來看,信仰缺失,急功近利思想嚴重,快餐文化盛行,閱讀風氣低迷,圖書市場良莠不齊;從教育內部來看,部分學校對升學率的片面追求使教師不堪重負,一些注重形式的檢查、評比讓教師疲于奔命;同時,調查顯示,不少教師的閱讀帶有隨意性,少有計劃性,閱讀方式以瀏覽為主,沒有讀后做摘記和寫評注的習慣,也很少會針對閱讀的內容進行思考和展開討論,更鮮有教師會制定明確的讀書計劃。
閱讀資源匱乏也是影響教師閱讀的一大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的藏書量、購書量偏少,每年訂閱教育教學類相關報刊的數量也偏少。這一方面說明教師自己購買圖書、增加圖書收藏的意識不強,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與沒有好書、缺少閱讀資訊、缺少閱讀引導等因素有關。
對此,報告提出不少建議。例如,應把教師讀書提升到教師隊伍建設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校長必須搭建平臺,教師必
須自主閱讀;又如,合理調控教師工作壓力,精簡會議,提高效率,抓好課內教學,減少課外“加餐”,拓展教師的閱讀時空。(轉自騰訊,內容略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