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生活中自學知識或技能的小伙伴們大概會發現,有很多付費或免費的課程里面都打有零基礎的標簽,即零基礎也可以學會課程中所教授的技能。然而你是否會發現即使你把這些課程全部學完,但你的實際學習成效仍然沒有達到你的預期,這又是什么緣故呢?
比如現在網絡上有很多關于軟件的教學課程,表示零基礎就可以學會軟件的操作。但是我們真正想要學習的是軟件的操作嗎?不,并不是。我們更多想要學習的,是怎樣通過軟件去實現我們自己的目的,或者更具體的說,是去設計自己的作品,而這些并不是軟件本身的技能學習能夠達到的,那是一種經過多年學習與經驗沉淀之后的創造性思維與實踐技能的結合,而軟件只是技能工具罷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自學難以取得預想的成效,往往是因為,我們學習的是技能而不是思維。
其次,時間的付出
我們自學的內容有時是與我們的學習或工作直接相關,而有時卻僅僅只是我們的
興趣愛好,與日常學習和生活工作并不直接相關,這種情況下,我們花在上面的時間就會極為有限。
然而任何一門學問或者技能的學習都需要一個由淺入深,再到大師境界過渡的過程,而現實生活中,其實是很多本專業的人(本身即擁有大量專業級別的知識或技能儲備),也需要在從事多年本職工作之后也才能達到特別深入的境界。
而我們這些小蝦米,被專業大師所表現出來的專業行為和創作的專業成果所吸引,而決定去自學該領域的知識或技能,但我們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達到相應的知識儲備和技能
經驗積累,滿懷斗志地去學習相應的課程,卻在一段時間后,發現并沒有取得自己預想的效果,也是常理,不過是我們自己主觀上并不愿意接受,而將原因歸結于我們不合適,我們沒天分等等。
所以,學的過程并不等同于直接擁有成果,學和做到之間,差的不是一點點,而可能是數十年知識與技能經驗積累的鴻溝。
再次,知識技能壁壘
并不是所有的知識或技能都適合零基礎的學習者,比如繪畫,很多人都喜歡欣賞好看的繪畫作品,也有很多人因此想要考慮通過自學學習繪畫。但現實是,手繪是很吃繪畫功底的,可能還需要一些天賦,尤其是審美。所以,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能否踏上這條路,是前提。當我們要考慮去零基礎學習一門新的技能或知識時,先要考慮我們自己是否在自己限定的時間里能夠打破足夠的知識壁壘。
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自學更加容易取得成效呢?
首先,分清興趣愛好與職業發展的界限。不同的學習目的,有不同的付出。搞清自學內容對自己的意義(業余或專業),分明主次,明確需要花費的物力與時間成本;其次,最好選擇與我們的興趣,或日常的學習工作相關的自學內容,一定程度上保證我們能夠擁有足夠的熱情,或者足夠的時間去積累相關的經驗;再次,找一個能夠指導我們的老師,不論是技能,思維,還是領域新知,使我們少走彎路。
另外,定下長期學習目標、學習規劃、分階段學習目標和具體的學習計劃,用學習成果證明學習目標,用結果說話;最后,個人覺得,可以考慮多領域的經驗疊加,把自己的自學內容與自己現行所做的事聯合起來,比如,我在我的工作中做了一個詩詞相關的小專題,那么,我就把我的寫作和詩詞關聯,寫一篇關于詩詞的文章。把自己的多個本不相關的興趣用相同的主題鏈接在一起,也是一種很討巧的方式。
你有自學過哪種知識或技能的經驗嗎?你的自學順利嗎?實現了你的預期目標了嗎?自學的路,很苦,但化整為零,相信付出一定會有相應的回報!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