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到用時方恨少。”簡短的一句話概括了閱讀量貧乏的無奈,又道明了讀書的重要。這就是語言文化的精髓,也是讀書給我們的思考。如果問起,閱讀會對誰影響最大,我相信必定是寫作者,因為閱讀是寫作者題材、靈感的來源。然而,盡管大多數寫作者都熱愛閱讀,可為什么會拉開不同的差距?當中的原因,我覺得是閱讀速度起著重大的決定性因素。不信,來看看2位著名大咖的經驗分享。
第一個是簡書紅人:彭小六
一個在三十歲的跨界邊緣,成功靠寫作逆襲,成為新一代的行動派。而令他首次成名的分享是《如何利用15分鐘讀完一本書》,這是他經過一年沉淀后的經驗分享。在他的經驗里,多次介紹如何快速閱讀。他認為快速閱讀確保了他的輸入量,也因此他才可以以一周一本的速度成長,這是他是基礎,也是他的資本。
后來我買了他出版的書,才知道他之所以能每天更新文章,除了是因為毅力的堅持外,還是大量的閱讀作為后盾。對于他而言,他認為三倍的輸入才有一倍的寫作輸出。這說明了閱讀的量是寫作的保證。
那用什么來保證閱讀的量呢?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為什么他卻可以保證閱讀量,但我們卻幾頁紙都翻不完?除了時間投入的關系,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閱讀速度的差距。試想一下,別人15分鐘便可以讀完一本書,但我們卻只能花上2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讀完。這時間上所造成的差距就足以造成閱讀量的差距了。
他的書介紹道:對于寫作者而言,時間管理是一個重要要素,但閱讀量是寫作者能保持寫作的基礎,而閱讀速度則決定了一個寫作者能更文的速度,它是對于寫作者而言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第二個要介紹的是書評達人土豆姐
一個非寫作專業的理科生,現已是媽寶的她,靠著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成為書評界的代表大神。她所開設的書評課一舉成為風熱之潮,眾多寫作者都想像她一樣能在書評界占一立足之席。當然,我也不例外,于是我成為了她的學員。
但土豆姐的課很奇怪,與別的寫作課不同的是,她在開課之首便以“快速閱讀”作為第一課。她認為“快速閱讀”是決定了寫作者,尤其是書評寫作者的寫作水平與能力。她的看法是有依據的。
對于書評人而言,首要的步驟就是你得把書讀完,把書讀透,你才有可能對書籍作出評價或發表感想,這是書評寫作的前提。那么速讀能力自然就起到了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在編輯要求交稿的期限里,不僅把書的內容反復啃三到四遍,然后開始會有自己的思路,上文都提到3倍的輸入等于1倍的輸出,這3倍輸入的時間往往才是最關鍵的,所以土豆姐認為一切在沒有提高速讀能力下的書評寫作都是瞎折騰。
由于我是土豆姐的學生,而且也深信她所傳授的方法,于是當時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我馬上上網搜了知名度高的速讀提高教程,最后鎖定了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經過軟件里一連串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練習,我的速讀能力可謂進步神速。也正因為我這種認真且“聽教”的態度,我還受到了土豆姐的私信鼓勵,還讓我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其它的學員,讓她們也可以盡快提高這項能力。
看到了吧,我們總是很容易羨慕別人為什么能夠成為作家,能夠堅持寫作那么久,其實他們都會有很多相同點,例如:都喜愛閱讀,都有快速閱讀的能力,更甚者是一顆樂于分享的心。所以,倘若你也想走寫作這條道理,真的別無它法,唯多讀矣,唯速讀矣。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