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都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滿意工作,比如錢多、事少、離家近,比如公司能像個大家庭一樣,相互幫助;再比如擁有自主力,能自己決定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等等。但找來找去,你會發現根本就沒有真正能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因為令人滿意的工作或職業,通常是稀缺資源,需要用高水平的職業技能來交換。
也就是說,想要提高工作的滿意度,必須要積累足夠多的職場資本。而想要積累足夠多的職場資本,其方法就是堅持讀書學習和
刻意練習。
對于工作中“提升技能水平的刻意練習”,這里有三點建議:
首先,你要搞清楚自己所處的職場資本市場類型。
職場資本市場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贏家通吃型”,就是只要提升了某一種特定的技能,你就可以變優秀、得到認可,比如很多技術性的工作;另一種是“拍賣型”,也就是變優秀、得到認可的途徑沒有統一標準,而是有不同方向的多種技能可供選擇,比如廣告公司中,有的人更擅長組織協調,有的擅長廣告創意等等。
贏家通吃型的職場最簡單,專心練習唯一有用的技能就行。但在拍賣型職場里,我們會面臨很多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根據你的長遠目標和規劃,選擇一項最重要的技能;如果你沒有長遠的規劃,建議選擇已經有積累的技能,而不是從零開始。搞清楚了自己所處的職場資本市場類型,就可以根據市場類型選擇要學習的知識和練習的技能了。
知識的學習主要依賴讀書自學。通過讀書,不斷改變、優化我們大腦的認知,既累積各種知識,也增長智慧。能力就像雪球,而學習就像
滾雪球,只有不斷學習,能力才能變強。各方面的能力增強了,也就等于有了競爭力,也就有了人生的掌控權。為了提高讀書學習效率,建議你學習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減少學習阻力。因為對于上班族人來說,每天能抽出來的學習時間是很有限的,而且在這有限的時間里還很可能沒有精力去學,所以學習的效率很重要。
技能的掌握,只靠讀書是不夠的,還要進行實踐,進行刻意練習。所謂刻意練習,不是埋頭苦練,簡單的練一萬小時。而是針對技能短板,有目標、有重點地練習;同時,刻意練習是聽取外界的反饋意見,有針對性地改進練習。比如下棋,有的人下了一輩子,時間遠遠超過了一萬小時,卻只是中級水平。而有的人只花費了幾年的時間就已經是大師了,這之間的差別就在刻意練習上。
以下是刻意練習要遵循的幾個重要原則:
1、刻意練習時,要有“明確且具體的目標”。目標越詳細、越具體,才能讓自己練得有效率,達到精進技能的效果。
2、刻意練習時,練習的“節奏比時數更重要”。比如每天練習1小時,比平時不練,周末集中練習8個小時效果更好。
3、刻意練習時,要有“即時反饋”。練習的過程中有人指導、給出改進建議更好,但沒人教也沒關系。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書籍和網絡等公共資源獲得反饋,比如看一些專業書,咨詢一些大V等。也可以通過我之前講批判性思維時候講過的“自問自答”的方法來引導自己思考,獲得反饋。
4、刻意練習時,練習的“目標難度要適合自己”。目標不要太難也不要太簡單,每次設定比現有能力難一點的目標,更容易讓自己進入心流,做到專注和堅持。
一項技能的熟練掌握,有時可能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刻意練習,才能變得優秀。所以在練習技能時要保持耐心,專注手頭的目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無法提高技能水平的。不說工作中那些需要長久打磨的技能,就拿學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來說,想要掌握兩三千字每分鐘的快速閱讀技能,提升閱讀學習效率,都需要每天堅持練習一個多小時,花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有效地掌握。所以,耐心和堅持也很重要。不要因為遇到一點挫折和阻礙,就早早放棄。
文/速讀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