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每天有25個小時,多出了一小時,你會用這多出來的1小時做什么呢?我用這個問題問了一下身邊的朋友,有用來睡覺、玩手機、玩游戲的,也有用來看書、復習考試、健身、陪家人孩子的,還有用來加班、做兼職賺錢的。不同年齡階段和工作性質的人,給出的答案也不一樣,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這個問題乍一看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的一天就是24小時,不可能多出一個小時。但換一種思維去思考這個問題,多出一個小時就完全可以實現了。比如從做事效率的角度來講,以讀書為例,你原來閱讀一本書需要10個小時,但當你學習了“精英特速讀”,掌握了快速閱讀的技能之后,你只需要一個小時就可以讀完,這省下來的時間是不是就等于憑空多出來的?
其實不僅僅是提高做事效率可以讓我們的時間多出來,管理好自己時間、精力、睡眠、習慣等事項,同樣可以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多出一個小時來。
一天當中,我們最能自主把控的時間通常是在早上起床后的一段時間。因為早晨醒來后的這段時光,往往是人類專注度最高、精神最清醒、時間較為自由的時候。因為白天要上班,有很多工作等著你處理,而晚上雖然有空閑時間,但經過了一天的奔波忙碌,精力和意志力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加上一些家庭瑣事,通常只想窩在沙發里玩玩手機,做一點簡單輕松的事情。

所以,早上通過早起,規劃出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好好利用,無形中就為自己增添了只屬于你的黃金一小時。倘若我們能利用好這“起床后的黃金一小時”,優先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日積月累之下,這點微小的改變將為我們帶來巨大的成功。
有了這個思路之后,想要做到真的改變,還要有行動。首先要做的是早起,然后是明確早起之后要做的事情。
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先逼著自己早起一段時間,然后通過早起倒逼自己早睡,從而改變自己的作息規律,養成早起的習慣。因為在原有睡眠規律下早起幾天之后,你勢必會犯困、精神狀態變差,這樣你就不得不早睡。一段時間之后,你的作息也就順理成章的改變了。
能不能做到早起,關鍵在于你想早起的意愿,只有意愿強烈,鬧鐘才能把你叫醒。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鬧鐘只是輔助工具,真正能叫醒你的只有夢想。只有當你有了強烈做某件事的意愿,你才會在睜開眼的剎那就想起你要做的事情,然后迅速起身。為了讓自己有更強烈的早起意愿,可以提前在睡覺之前列出早起之后要做的事情,讓這些事情印在你的大腦里。這有助于你在被鬧鐘叫醒后,快速想起要做的事情,從而督促你起床。
起床之后,可以通過伸懶腰、冷水洗臉、做早餐等行為先喚醒身體。然后可以通過“自問自答、制定或復述計劃”的方式快速啟動大腦。接下來就是利用這黃金一小時做自己想做或需要做的事情了,比如讀書、寫作、記憶背誦、制定今天的工作計劃等等。
文/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