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人給世人的印象是好動不好靜,作為巴西兩大名片的足球和桑巴舞,均以動感取勝。但事實上,巴西的有識之士早已經意識到教育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而
培養閱讀習慣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年的4月18日是巴西人紀念巴西首位青少年文學作家蒙泰羅·洛巴托的日子。洛巴托于1882年4月18日生于巴西圣保羅州境內的陶巴特,在其66年的人生里,他致力于青少年文學創作,作品通俗易懂,寓教于樂。他的作品被廣泛改編成影視作品,一直到本世紀初仍在上演。2002年,巴西政府通過法令,決定設立全國兒童圖書日,以鼓勵孩子從小培養閱讀興趣,推動教育興邦。
巴西教育學家認為,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助于為孩子打開文學世界的大門。巴西著名作家、《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保羅·科埃略曾說,少年時代母親對他閱讀興趣的培養最終幫助他成為一名職業作家。“新學校”培訓機構的協調員雷吉納·斯卡帕認為:“對于小小孩來說,寫作不過是紙和筆的組合。但是當大人向孩子講述歷史故事時,紙和筆這樣的寫作材料就能獲得生命,就能讓孩子真正進入到閱讀世界中去。”
巴西非政府機構“促進閱讀”研究所每隔幾年會發布一次《巴西閱讀素描》報告,這也是巴西有關閱讀的最權威調查之一。從2007年至2011年,“促進閱讀”研究所進行的兩次調查發現,受電視和互聯網的影響,巴西人的閱讀量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即便是在校學生,讀書習慣也不如以往。
調查顯示,2007年有9560萬巴西人在3個月內讀過至少一本書,占總人口的55%,而2011年這一數字降至8820萬人,占總人口的50%。2011年5歲至10歲兒童年均讀書5.4本,少于2007年調查時的6.9本;11歲至13歲兒童年均讀書6.9本,少于上次調查的8.5本;14歲至17歲的少年年均讀書5.9本,少于之前的6.6本。
巴西教育學家對如何培養兒童閱讀興趣進行了深入研究。Educar基金會的高級專員瑪麗娜·卡瓦略認為,導致兒童閱讀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來自家長。她說:“如果家里一本書都找不到的話,孩子光靠學校里讀幾本課外書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家長應該更積極地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讓他們隨處能夠見到書,這樣才能培養他們對書本和閱讀的熱愛。”
另外一項權威調查還發現,生活區域范圍內有無圖書館對于巴西人能否維持閱讀興趣也十分重要。Ecofuturo機構所做的調查顯示,生活在擁有圖書館社區的巴西學生,其讀書數量是平均值的1.56倍,且其閱讀習慣也會長久保持下去。這項調查引起了巴西政府的高度重視。2010年巴西政府通過法律,要求所有學校至2020年前必須建圖書館。
巴西總統羅塞夫還在就職儀式上強調,巴西要成為“教育之國”,這也將是她在第二個總統任期的主題。
巴西教育學家認為,培養兒童閱讀興趣,不僅可以擴展知識面,而且有助于個人的身心健康;對于國家來說,只有發展教育,才能夠實現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