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三歲的女兒,盡管年齡還小,但我依然能感到深深的壓迫感:如何培養孩子熱愛閱讀、喜愛上學,成了我和老公即將面臨的挑戰。
現在的社會競爭這么大,不要說我們求職要面試,就連小孩子進幼兒園也是要經過一輪輪的面試才能得到入學的通知書。現實是不管我們跑不跑,起跑線都在那等著我們。那怎樣才可以讓她別具一格呢?為此,我們都費盡了心思。
思來想去,覺得孩子太小,送到興趣班感覺會給她壓力太大的同時,還不一定能學到些什么,于是我們夫妻兩人最后商量決定:先培養孩子對
閱讀的興趣,培養她講故事的能力。
這是一個有趣的過程,這經歷看似很簡單,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卻不斷地調整了不同的方法,最終才成功了。而且我們覺得:這不但對我女兒般年紀小的孩子有效,即使是大孩子,其實也一樣管用。我把這閱讀期間經歷過覺得重要的觀點記錄下來,希望可以給其它父母一個參考。
態度比收獲更重要
很多人都會覺得培養一種興趣,學到了多少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但其實不然,作為明智的父母應該明白:學習的態度往往是在收獲之上的。通常一個人的收獲程度都建立在他的態度之上,沒有正確的態度,即使有好成績,那也是偶爾性的。
所以,相對于看重孩子看了多少本書,我們更在意她對看書的看法與感受。當小孩子覺得閱讀是一件好玩的事時,她就會更樂意去做。一種積極的態度是興趣最大墊腳石,那怎樣她才會積極?就是為她自己而讀,讀她所愛,閱她所懂的讀物。
傾聽比說教更有效
現在的年齡階段,我們只是選擇故事書和啟蒙認知書給她閱讀,我們并沒有追求她看懂了多少,又或是說對了多少情節,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留意她的情緒變化。
我們發現,當我們越想把自己的主觀看法強加到孩子身上時,孩子就會有一種覺得是自己做錯或做得不好的悶悶不樂感,那天的閱讀她也提不起太大的興趣。
相反,如果我們更樂意聽她說,她就會變得眉飛色舞,興奮至極。她會更主動地自己說,而不用你反復去問她。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的傾聽,會激發了孩子的說話欲望,更重要的是她會養成一種獨立思考的過程。
而這種思考的能力是會啟發孩子的
活躍思維的。記得有次我女兒閱讀了一本《烏鴉喝水》的書,講的是天氣熱,烏鴉口渴要喝水的故事。有一天天氣太熱,我看到她在拿水杯到水龍頭接水,我問她在干什么,她竟然告訴我,太陽熱,花花口渴了,要喝水,然后就把水杯里的水淋到了花盆中。那時,我是多么開心吖。也由此,我覺得我們的引導方式是對的,女兒會說、會聯想、會思考,這就是閱讀的力量,也是傾聽的力量。
定時定量比隨性更有節奏
或許你會問小孩子讀書,有什么定時而言,不都是隨她愛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嗎?
但其實這并不是最好的方式。無論是站在閱讀的角度,還是培養孩子興趣的角度,定時定量都是對質量的保證。
我們應該很清楚,其實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對時間是沒有觀念的。但沒有時間觀念,她就很容易造成一種覺得閱讀是可有可無的心態,這不利于她對閱讀樹立正確的態度。其次,如果不定量,她就很容易產生疲倦感,沒期限的活動易導致厭倦,當孩子滋生這種情緒,后期就很難對閱讀改觀。所以,在固定的時間陪她閱讀,給她“有限”的閱讀資源,比起讓她隨意發揮要更容易把控。
經過2周的陪伴閱讀,我女兒現在可是比我們更積極了。不但讓親子時間過得愉快,同時還讓她越來越愛講故事,也越來越愛表達她自己的看法。我知道這只是起跑線的起點,后期我還打算等她長大些,我就開始培養她
快速閱讀的能力。那時,我就可以把我平時練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給她注冊一個號,讓她直接練習就好。我想:閱讀是一種普通能力,而快速閱讀才是真正能讓她以后在跑道上飛馳的助手。
你家孩子愛閱讀嗎?要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以上3點你一定不能忽略哦!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紫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