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抱怨自己的文筆不好,諸如寫的東西干巴巴、沒有文采、流水賬式的記錄事情的經過,等等。你想要提升寫作能力,但又找不到好的方法,是嗎?下面,與你分享一些關于文筆好壞的評判標準及提升文筆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怎樣才算文筆好
所謂的文筆好壞也是相對而言的。由于工種性質不同和工作領域不同,那么評判的標準和要求不同。
文學上的文筆要求。需要語句通暢,語法規范,邏輯清晰,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塑造典型,內心刻畫既深刻又準確,特別是詩歌,詞賦類要求語言精煉,寓意深刻。若果這個作者這些都能做到,那么文筆應該就算好的了。
總結報告發言稿方面的要求。對這類寫作者的要求又是不一樣的,所謂文筆好的,除了寫作基本要求以外,還要求非常熟悉文體的基本格式。針對不同的場合,對象,事件而寫出來的內容符合上級要求。簡單說既把事情描述的準確無誤,還能較好拿捏出上司的內心。這就算文筆好,問題提出者談的文筆大多都是基于這個方面說的。
對于搞科科學研究寫論文的文筆要求。搞科研是一件非常嚴肅認真的事情,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水分,稍有不慎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所以對于這方面的文筆要求是,遣詞造句需要精準,不能夸張。語句流暢,邏輯性強。數據羅列精準,謀篇布局恰當,假設,論證合理。他沒有要求像文學上的那種華麗的文筆。
所以說,文筆好壞,不是一味追求華麗,也不是一味追求平淡,甚至與一個人的學歷和資歷關系不大,古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多學習,也能寫出好文章。莫言初中畢業當兵,寫作還能得若貝爾獎。因此,你不要擔心你的文筆好壞,努力寫吧,終有成果。
大量閱讀能提升文筆嗎?
這么說吧,
大量閱讀的人不一定都文筆好,但不閱讀的人肯定文筆不好。想要文筆好,閱讀是必經之路。培根說得好:“讀書使人充實,交流使使人睿智,寫作使人嚴謹。”
讀書使人充實,要想寫好,首先頭腦里得有東西。有什么東西呢?豐富的詞匯,有足夠的表達方式,讓你游刃有余地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這些詞匯就是通過閱讀獲得的。但只靠看書也不一定能夠提高文筆,有些人看書就是看熱鬧。跟著書中的故事一起哭,一起笑,哭完,笑完,沒事了。沒有對書里內容進行思考,也沒有從中學到什么有用的句子,段落。更不用說吸取書中的教訓和學習好的經驗了。這就是看熱鬧。這樣看書對寫作提高不大。
另外,大量閱讀怎么理解呢?是一本書讀很多遍,還是讀的書的數量大,這兩種情況都可成為大量閱讀。至少都是花了很多時間進行閱讀。那么哪個效果好呢。個人認為,把一本書讀精,對于提高文筆可能更有效。有了一定的文筆基礎,再進行大數量的閱讀,就能進一步提高文筆。
只閱讀也不行,還要動筆寫。正如培根講,寫作使人嚴謹。別人翻譯成精確。不過我認為嚴謹也可以。因為寫作時要字斟句酌地一句一句地推敲。甚至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推敲。不僅要語法正確,還要邏輯正確,最好還要語言優美,這就很不容易了。
但只有你真的動筆寫了,你才能真正地考慮這些問題。不動筆的時候,只是有個想法在腦子里。沒有去想如何把這個想法表達出來,等動筆寫的時候才琢磨如何遣詞造句,把自己的想法通過通順的語句表達出來,這時就得認真思考了。
所以,要想文筆好,需要
閱讀和寫作雙管齊下,才能有好的效果。此外,最好學點漢語語法,這個很有用,尤其對一個人的遣詞造句能力,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