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一年能讀多少本書?20本、50本、100本,或是更多?看看美國人的調查,結果一定會讓你驚嘆不已。美國人每年大約購書25億本,算上文盲,人均年購書9本。當然,大部分讀書人的購書數量都不止9本,一年看100本書的也大有人在。
前不久,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旗下的《圖書》雜志,搞了一項名為“美國讀書最多的人”的調查,四處走訪圖書館、書店、出版專家和身邊親友,得出的數字“遠遠超出”了調查者預先的想像。
美國最大的書迷
《圖書》雜志最后公布了11人的名單,一位名叫哈莉葉特·克勞斯娜的家庭婦女以每周讀20本書(平均一天近3本,一年超過1000本)奪得“美國頭號讀者”的稱號。《圖書》雜志稱她讀書的速度“比子彈還快”,而她也自稱是“極速讀者”,而這源于她與生俱來的“某種怪異的才能”。
哈莉葉特·克勞斯娜今年50歲,住在佐治亞州的毛羅市,平時大約只用一兩個小時便能讀完一本書,通常一天讀2到3本。除了閱讀才能之外,她的筆力也不差,喜歡寫寫書評———不只是“寫寫”而已,現在,克勞斯娜是亞馬遜網上書店的頭號讀者書評員,在該網站上,她已經寫了4100多篇書評。有段時間,曾有一個家伙在亞馬孫狂發書評,想打敗她,奪走她“第一”的稱號,結果悻悻而去。
克勞斯娜說,她給亞馬孫寫書評,全是興趣使然,亞馬遜是不會為業余讀者的書評付稿費的。她的寫作愛好始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她在一家圖書館工作,從那時起就開始為每本新書寫短評,發表在圖書館通訊上。現在她寫書評,是為了向別的讀者介紹她讀過的好書,特別是那些初出茅廬、沒什么名氣的小作家的作品。
常徹夜讀書的老太太
排名第二的瑪麗·愛麗絲·豪恩來自俄亥俄州,每周的讀書量是13本,主要是通過當地的圖書館借閱。圖書館規定每人每次最多只能借50本書,而她住在遠郊,極不方便。不過,她的女兒幫她多借一些,才能填飽這老婦人的胃口。前年一年,她讀了675本書。在過去的13年里,她每年讀的書都在600本以上。1999年最多,高達729本。豪恩老太太說,她幾乎無所不讀,除了言情的(“我已經過了那個年紀”)和科幻小說(“我從不好這一口兒”)。
老太太的讀書愛好,大概出于三個原因,一是她母親從小讀書給她聽;二是因為孤獨,“有些人怕一個人呆著,我不在乎,因為我太喜歡讀書了。”她說;第三個原因,也許是多年以來的失眠癥,“我經常睡不著,”她說,“所以只好整夜讀書。”
無所不知的閱讀狂
今年61歲,住在華府的蒂摩西·迪金森稍遜一籌,每周讀書12本。他也許是你能遇到的徜徉于書海之中的最見多識廣的人。他整日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從國際法到對外貿易,天文地理,無所不讀,無所不曉。這位老先生樂于以其知識助人,如今他還擔任著《華盛頓月刊》的義務審讀員。他的一位同事說:“我從未遇見過像他那樣無所不知的人。”
公私兼顧的國會圖書館館長
詹姆斯·畢靈頓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的館長,管理著這座年預算超過5億美元、有4000名員工的世界最大的圖書館,此外還要主持評選每年的桂冠詩人、確定駐館研究員,以及其他的一些評獎活動。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畢靈頓仍能擠出時間,每周讀書8本。
畢靈頓是研究俄國歷史的專家,他說,自己博覽群書,一方面是從工作出發,確定哪些人的作品可能得獎;另一方面則全然出于自己與生俱來的讀書愛好,他說:“我最愛讀的書是《戰爭與和平》。”
讀書最多的作家
暢銷小說作家尼古拉斯·斯巴克斯一年讀125本書,成為讀書最多的美國作家。中國讀者不一定熟悉此君的大名,但是提起他的作品《瓶中信》,相信會有不少知音。“我喜歡通過閱讀的快意來放松。”斯巴克斯說。盡管其作品多為言情的流行小說,但他說:“我愛讀經典文學,不管是‘新’經典還是‘老’經典。”
最快讀書紀錄保持者
美國人
霍華德·伯格曾作為世界上讀書速度最快的人,被載入1989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速度是每分鐘讀書8頁。但他并不是經常讀書,也不總是讀得那么快。“當我想了解些什么的時候,我讀得真是又快又好。”他說。
白宮里的頭號書迷
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康多麗莎·賴斯以博聞強記而聞名。既然擔當“顧問”之職,總要做到有問必答。據說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也對她關于俄羅斯歷史的淵博知識贊賞有加。這位28歲便當上斯坦福大學教授的女強人,從小便是個書癡。有報道說,在“9·11”事件發生前,賴斯女士每天都會抽出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讀書看報。她從小接受嚴格的古典音樂訓練,對文學的品位也同樣不俗。賴斯在接受一次采訪時說:“我完全可以讀俄文原版的《戰爭與和平》,它真的美妙非凡。”
(郭一帆摘自《海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