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江蘇衛視的 《最強大腦》節目強勢來襲,節目中各類天賦異稟的達人紛紛登場,看的觀眾是佩服不已,一段時間的觀看下來,小編發現這些達人們的顯著特征之一是
記憶力超群,說到記憶力,小編很快想到了《三國》里那些記憶高手,我覺得他們的記憶力和腦力拿到現在來說的話,都不會輸給最強大腦舞臺上的那些牛人。
《三國》中到底有哪些人擁有
驚人的記憶力和腦力呢?小編下面一一給大家介紹一下。
先來兩個熟悉的人物: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諸葛亮!度龂防锩麣庾畲蟮哪^于諸葛亮了。雖然書中并未直接描述諸葛亮的腦力究竟如何,但僅以草船借箭一例,其精準算計即足以令人折服。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記憶達人——張松。張松,原為劉璋屬下,后暗助劉備入川。張松其貌不揚,身材短小,常遭人藐視。一次,張松作為劉璋使者前往許都游說時,曹操門下主簿楊修見他放蕩不羈,有心刁難,便取出曹操未曾公開的兵法著作《孟德新書》以示其雄才大略。張松從頭至尾看了一遍,共十三篇,卻大笑說:“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竊以為己能,止好瞞足下耳!”當即朗誦一遍,一字不差。
楊修大驚之余甚為嘆服,于是極力向曹操推薦張松,曹操卻不信此人能過目不忘,還以為古人與他英雄所見略同,便命人將《孟德新書》撕碎燒毀。
下面這幾個人物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
闞澤,東吳謀臣。闞澤少時家貧,無錢供讀,便替人打工,曾向人家借書來看,看過一遍就不會忘。闞澤口才敏捷,赤壁一戰,若非他看破苦肉計,密獻詐降書,打消曹操顧慮,黃蓋恐怕要白白受苦一場了。
王粲,曾為劉表幕僚,后歸附曹操。王粲“博聞強記,人皆不及”。他與人同行,路邊石碑上的銘文,看一遍即能背誦。有人下圍棋,不小心將棋局弄亂了,旁觀的王粲卻能立馬照樣擺好,一個棋子不會錯,哪怕已下兩三百手。
禰衡,起初隱居不仕?兹趯Χ[衡推崇備至,上表舉薦他入朝為官。表中盛贊禰衡“目所一見,輒誦之口,耳所暫聞,不忘于心”?兹谶拿西漢時的理財家桑弘羊、丞相張安世來作比較。
桑弘羊精于心算,善于理財,13歲即在漢武帝身邊擔任侍中,后在聚財富國方面大顯身手。張安世也是漢武重臣,因記憶力超強屢被擢用。武帝曾丟失三箱書,而其中的內容張安世竟均能記得。
這二位治世能臣,才能超卓令人驚異,不過在孔融看來,拿他們與禰衡相比,就都不足為奇了。
看完上面的介紹,大家可能會說《三國》畢竟是小說,對人物和故事情節肯定有所夸大,這是肯定的,但三國是一個群雄并起,人才輩出的紛爭年代,而且專家考證《三國》中所寫人物事件和正史基本吻合,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古人們的腦力、記憶力完全有可能達到這樣的一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