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既忙且累,但也平平常常、踏踏實實地度過,最后取得成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是張習書對于高中生活的評價。
張習書就讀于南寧二中,今年高考獲得文科總分668分的佳績,她通過了香港中文大學的面試,并極有可能獲得全額獎學金,但最后,她還是選擇了北京大學。張習書說,北大自由多元、活力浪漫的氛圍和有理想有情懷、優(yōu)秀有趣的學子吸引了她。此外,她喜歡的人文學科方向,北大的優(yōu)勢大一些。
看書是張習書的一大愛好,她的閱讀面很廣,
各方面的書籍都有所涉獵,但她最愛的是文學經典作品。張習書認為經典文學作品對她幫助很大:閱讀不僅能提高語言能力還可以提高情商,讓人明白許多道理,對人生有更多的感悟,也懂得如何作出判斷。因為愛好閱讀,她對文史感興趣,所以選擇了文科。從初中閱讀了《蘇菲的世界》后,她對哲學也產生了興趣,今后有意向選擇北大政治經濟哲學專業(yè)。在選擇的關口,張習書的父母很民主,沒有過多地干涉,并且很多事情都愿意和她商量,給予她充分的尊重。正因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張習書自主能力很強。
沒有誰的成績是一蹴而就的。張習書初中成績一般,她花費較多的時間在
課外閱讀上。而較為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和開明的父母,鍛煉了她自主學習的能力。到了高中,因為初中文學閱讀的積累和她自身的努力,厚積而薄發(fā),成績名列前茅。
高三時,張習書參加了好幾個學習小組。一個是日常的兩人學習小組,復述每天學到了什么。其它的則是依據科目建立的,找到該科較為拔尖的同學一起學習。通過這種小組學習的方式,相互監(jiān)督,取長補短,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上,張習書還注重和老師溝通。她建議遇到對老師教學方法不理解,或者自己有什么困惑之類的都可以和老師交流,老師比較有經驗,可以給予方向的調整。
下午放學后,張習書會戴著耳機去操場跑步,既能放松,又能鍛煉身體。張習書說:“要注意勞逸結合,在高考前,我也會看課外書,要學會放松心情,不做無用功。”
無論是面對環(huán)境、瓶頸,抑或壓力,張習書表示:“要鍛煉一顆比較強大的心臟。”她也有過起伏不定的時候。在高三下學期開學不久的幾次模擬考試中,因為對即將到來高考的擔憂,不能擺正心態(tài),她有些急躁和疲勞,在學習方法上急功近利。“考試的時候狀態(tài)不是很好,想盡辦法考高分,但是把基礎給丟了,反而分數不高。”成績一下從年級前幾名掉到了10名之后。“那段時間一考差了就去找老師哭。”幸好她能盡快把狀態(tài)調整過來,在高考中發(fā)揮平穩(wěn)。
“我覺得自己性格比較適中,不算太開朗,也不是沉默寡言,性格比較多元。有時候穩(wěn)重,有時挺可愛的吧。”她略帶俏皮地說。張習書的愛好除了閱讀還有畫畫、看電影、聽音樂。她笑了笑:“還挺文藝的吧。”
最后,記者問張習書有沒有想對學弟學妹們說的話,她不假思索地說:“那就引用孫中山先生的那句話吧: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