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所以,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思考者,就要開動腦筋多思考,但現實是,很多人想走捷徑,總是采用其他人的想法,于是陷入“回音室”,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什么是“回音室”?
從字面上理解“回音室”三個字,就會覺得很生動,好像你在一個峽谷喊話,會有回聲傳來一樣,它與我們常說的“人以類聚”的道理也非常相似。
我們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總是傾向于尋找那些和自己
思維方式大體相同的人,比如,與自己價值觀相似的人交朋友、想找一個和自己擁有相同思維方式的伴侶、更愿意在一個大家想法差不多的地方工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找到與自己有大量共同特點的人,大家遇事不會出現爭吵不休、反而會因為他人能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有一種被證明、觀點被強化的感覺,與這樣的人相處,我們會感到身心輕松、舒適和充滿自信,這個舒適區(qū)就是“回音室”。
盡管“回音室”好處多多,但卻難以讓人進行獨立思考。因為同處回音室的人,他們的世界、信仰、價值觀都差不多,這樣你就很難有機會換一種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因為回音室切斷了你與不同世界接觸的途徑,你并不知道自己錯的有多離譜,你只能與自己價值觀相同的人一起沾沾自喜。
然而,世界上滿是與你觀點不同的人,但這并不意味著別人的思維方式就有問題,可你長期受群體思維影響,已經變得不會鑒別,成為了一個喪失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想要改變自己的這種狀態(tài),學會獨立思考,建議試試以下這些方法:
強迫自己開闊視野。開闊視野的最佳方法,是帶著真正開放的心態(tài)去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要因為別人的信念和觀點與你相差太遠,就極力排斥,我們要摒棄偏見,嘗試與各個年齡層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階層的人打交道,從他們持有的不同觀點上,找到多種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學會獨立思考。
與眾不同。與眾不同,意味著你會得出很多與朋友們不一致的觀點和結論,但這并不需要害怕,因為一旦你走出回音室,開始與各種不同背景和觀點的人交朋友,你就能遇到認同或不認同你想法的人,當然,你也要學會接受別人的不同,不要因此而產生自己受到威脅的想法,所以沒有關系,你可以聽他們的話來確定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習慣認同周圍人的說法,對自己擁有的不同觀點不敢表達時,那就等到完全做好準備再進行表達,要相信,大家并不會因為你的與眾不同不尊重你。
緊扣心弦。在學會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擺脫他人對自己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如何擺脫呢?首先我們要對那些試圖影響我們的方式保持警惕,會識別出對方的手法,比如,他想說服你接受他的觀點,也許不會直接與你講道理,而是會更多地使用感情,通過非邏輯的方式來打動你。這時候,你就需要思考他們采取的策略,保持頭腦清晰,最好經過理性而透徹的思考,去決定接受還是做出抗拒。
走出回音室,學會獨立思考,這是一個逃離舒適區(qū)的過程,雖然有點痛苦,也有些不適應,但當你的視野被開闊、思維與更多人碰撞出火花后,你會發(fā)現自己不再是一個人云亦云的人,你會理性又客觀的看待問題,自己也更獨立,甚至發(fā)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嘆。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chuàng)文章
作者: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