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奧地利著名的生態學家、諾貝爾獲得者洛倫茲經過發現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像小鴨、小鵝這類動物,總是喜歡在破殼的前兩天追逐它第一次見到的活動的物體。比如:第一次見到的是母鵝,就追母鵝;第一次見到的是人,就追人,以為人就是自己的媽媽。并且這個習慣會長期保持。如果在這一兩天內,將它與母鵝或人分開,那么過后,母鵝或人與小鵝再怎么接觸,它也不會追逐母鵝或人了,這是由大腦的結構決定的。洛倫茲把這種現象叫"印刻現象",把小鵝的這個時期,叫
關鍵期。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同樣存在一些能力形成的關鍵期,主要有以下這9個時期:
1、感官關鍵期(0-6歲):一個人從出生起,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的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因此家長要充分讓孩子聆聽、觸摸、觀察、嘗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導孩子增長智慧。
2、形象視學發展的關鍵期(4歲以前):這個時期兒童的形象視覺發展最迅速。這時候的孩子,一般喜歡"上公園"、"出去玩",這是因為那里有豐富的室外自然風光、鮮明的畫面。這時,除了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接觸豐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內的時候,還要給他多看圖畫書、動畫片,開闊孩子的視野。
3、音樂才能發展的關鍵期(3-5歲):如果要培養孩子的音樂智能,一定不要錯過3~5歲的音樂智能關鍵期,可以讓孩子多聽聽古今中外名曲,多參加音樂活動。
4、語言關鍵期(3~6歲):這個時候是孩子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說話、講故事、提問,鼓勵孩子多說,促進孩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5、學習外語的關鍵期(3-12歲):是學習外國語的關鍵期,如果錯過了這段時期,再開始學外語,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這樣,也不一定能學好。
6、秩序關鍵期(2-6歲):2歲到6歲是教孩子知曉、做到有規矩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父母應逐漸引導孩子脫離以自我為中心,多與別的孩子交朋友。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范、日常禮儀,訓練他們養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適應社會規范。
7、想像力關鍵期(2-8歲):這個時期,家長要讓幼兒多聽孩子喜歡的童話和科學幻想故事,多看圖畫,多看動畫片、科幻片,識字后多讀書。在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后,可以讓孩子看畫編故事,或續故事,或與家長輪流講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
8、文化敏感期(小學1-4年級):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萌芽于3歲;而到了6-9歲,即在我國小學中低年級階段,則出現想探究事物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別多,而對學校的課程,感覺"吃不飽"。父母可以在他興趣的基礎上,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包括對于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的資源,滿足他們如饑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這個時候滿足不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這方面的渴求會轉向其他方面,比如搗亂、多動等。許多聰明孩子在課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動作等等毛病,也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
9、黃金閱讀期(8-14歲):5歲左右,是兒童開始由看圖發展到識字,是孩子的閱讀啟蒙敏感期;5-7歲,應該進入大量識字的階段;8-10歲,應該進入自由流暢閱讀的階段。在經歷了幼兒期識字、由圖向文字的轉變、初步建立閱讀興趣的基礎,在小學中年級(3~4年級),孩子應該進入他一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黃金閱讀期。
因此,在10-14歲四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如果能掌握了高效的閱讀方法,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科普讀物等書籍,一定能為今后人生觀的確立、專業的選擇、人生目標的確定、學習的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你錯過了這一黃金閱讀期,也不要遺憾,因為我們還可以借助一些方法來彌補這一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流行的快速閱讀法,這是一種基于充分開發協調左右腦的高效閱讀方法,以精英特快速閱讀為例,通常達到小學三年級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理解能力,同時想要在生活、工作、學習、考試、升職中取的成績的人群都適合,軟件在網站可以免費下載試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精英特官網
www.ss69.net體驗感受,有問題可隨時點擊網站右側的在線客服QQ詳細咨詢,解答。客服每天9:00-23:00在線,節假日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