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需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培養和鍛煉,不能只是簡單的自我約束,自我約束只能是自律一時。
一名叫山田本一的馬拉松運動員的奪冠經驗告訴我們:想要更好地堅持一個行為,達成目標,不能一股腦的沖或者咬牙堅持,要學會設置里程碑。也就是把大目標拆分成合適的小目標,這樣你才不至于疲憊不堪,被前面遙遠的路程給嚇倒。
(在1984年的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他得冠的方法是這樣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四十幾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么幾個小目標輕松地跑完了。”)
2、自律來自于“對目標、對自我的了解”,即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正確的自我認知和對目標任務的認知,對于自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在行動沒開始前就選擇放棄、或者開始一點點之后選擇放棄,主要原因就是“想得太美”,對于現實的理解和把握并不準確,慢慢的挫敗感就會形成,同時會通過拖延來自我欺騙。
因此,要懂得考量實際情況,比如目標的難度、可行度,自身的能力、精力和時間等,然后再進行具體的行動規劃。比如你想通過訓練“精英特速讀記憶”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可以先設定一個一分鐘閱讀一千字的目標(稍微花點時間和精力就能做到),而不是一來就設定什么一目十行這種很難達成、不切實際的目標。如果急于求成,一下子想做太多事情,可能會不堪重負而放棄。
3、自律來自于“自控”,即學會自我管理和調節
在具體落實目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如下一些技巧做到自控:
①記錄進步。用一個日歷或本子專門記錄每天的進步。當你泄氣或缺乏動力時,看看自己的進步,激發你的動力;
②自我激勵。比如列出你要改變或養成某個行為的好處或壞處。例如列出學習快速閱讀可以讓你愛上看書,用零碎時間實現每周閱讀一本書,從而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等等;
③不斷探索適合自身的方式。別因為偶爾的失敗而沮喪,如果一種方法行不通,就再試試另一種。關心自己的感受,以正面的心態努力提高自控力;
④保持好心態。心態不好的時候,嘗試各種放松身心的辦法,比如腹式呼吸、鍛煉、
冥想、聽音樂等;
⑤獎勵自己。當你在改變行為和提高自控力方面取得階段性進步,應該給予自己合理的獎勵;
有了明確的目標,對目標對自我有了清晰的認識,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采用各種小技巧做好自己所能做好的事,自律便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