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曾想過,為什么我們會將蘋果稱為蘋果,而不是一種紅紅的、圓圓的、有著芬芳氣味的一種東西。后來通過學習發現,后者被稱為感覺,是由視、聽、嗅、味、觸各感覺通道的信息所組成的;而前者被稱為知覺,能夠將感覺通道提供的各種信息進行整合,具有系統性和整體性,也更為高級。
在日常生活的經驗下,人們學習如何更快地通過感覺通道提供的信息來對物體進行系統的知覺,
提高思維的敏捷性。那么同理,這一原理是否可以應用在閱讀上呢?通過后天的練習,逐漸習得如何將各感覺通道的信息進行整合的能力,從而更快地對閱讀進行知覺,慢慢將自身的能力從單詞理解升級到句子理解、篇章理解甚至是閱讀理解。為了驗證這一想法的可行性,我開始研究速讀。
速讀是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文本信息,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對閱讀進行理解。我曾有幸接觸過速讀,對它有著皮毛的了解,發現它與我之前所描述的感覺、知覺極為相似。
就一般人的閱讀習慣來說,大致是眼睛閱讀、內心復述,通過視聽兩通道達到對語義的理解。而速讀則不同,它獲取文字意義的方法多為
眼腦直映,快讀通達,將視覺中獲得的信息快速通達到腦,掌握其語義。在對速讀有一定的了解后,不僅自己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速讀這一閱讀模式對自己的思維方式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影響。
思維是人類的高級活動之一,它不僅可以反映知覺的事物,而且還可以反映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系。我發現,通過速讀這一訓練后,自己的思維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例如,在生活中面對大量的視覺、聽覺等信息時,可以快速地提取其中的有效元素從而進行理解。
超市中進行選購時,可以快速地對超市的物品進行分區,從而直接到達自己想要的物品的區域。除此之外,更為神奇的是自己走路的方向感得到了提高,在逛街時會對馬路有一個整體性的理解和構圖,并會對自己進行定位。想的不會是我在哪,我身邊有什么,而是我從哪條街來,我在哪條街上,我要到哪條街去。
如果注意到了的話,我更多的是形成了一個“整體性”的習慣,將自己的重心關注在整體,而非元素上。像閱讀理解一樣,并非關注每個字是什么,每個詞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講了什么,而是更快地通過以上元素了解這篇文章所表述的故事。
其實這一原則與完型理論極為相似,也就是我們更在乎事物之間連接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就比如說,對于一棟房子的外表來講,你不會說它是“房頂+墻磚+窗戶+門”;對于窗戶來講,你不會說它是“玻璃+紗窗+框架”;對于玻璃來講,你也不會說它是“二氧化硅+氧化納+氧化鈣”。當你對速讀這一思維過程極為熟練時,你會很少關注元素,而是更多地注重整體。
在大量速讀的練習中,當你將視聽覺等通道的信息進行整合,直接通達語義時,心中會產生無比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會對速讀的行為模式進行進一步的強化,從而整體性思維也會應用地更加得心應手。
說到速讀的這么多的好處,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讓主動地觀察生活呢?快快學習速讀,然后再整體性地揣摩其中的規律性和故事性,享受
速讀的樂趣,享受思維的樂趣吧。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