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大量閱讀、快速閱讀?如何更好的
理解記憶讀過的內容,并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己用?這兩個問題應該是大多數閱讀者迫切希望解決的,下面我就以這兩個問題為主,結合我的讀書經驗,給大家一些參考建議。
一、如何做到大量閱讀、快速地閱讀?
觀察、詢問了很多人的讀書經歷,我發現許多人之所以閱讀速度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因為“貪心”,想記住書中所有內容(但事實上不管你讀的有多慢,最終都還是記不住多少、還是會忘記);
二是因為“擔心”,擔心自己錯過了重要內容或讀快了不能理解;(但事實上一本書對你真正重要、有用的內容不足20%,你最終能記住的就更少了。而且讀得慢,整體上是不利于你理解內容的)
其三就是因為“閱讀基礎”的問題,因為知識面不夠,讀不懂、讀不進去,所以讀的速度比較慢。
①先仔細閱讀前言、目錄。了解本書重點、掌握大綱結構,找出自己認為重要、有興趣的章節,之后再安排慢讀。
②讀每章節時,只讀開頭和結尾五句。通常好的書都很有結構,開頭寫出主題、中段列舉事例、依據或故事,最后結尾再次確認主題,所以就算只讀開頭和結尾,省略掉中段,也能知道重點是什么。
③以兩種以上閱讀節奏來進行閱讀。平常至少以1.5倍的速度閱讀,在看到重點部份時再放慢速度去讀。我在沒有系統學習快速閱讀之前,通常是以2倍速度閱讀(掃讀)完一本書之后,找到感興趣的地方、對我重要的地方、看不懂的地方,然后才放慢一點速度來閱讀,對于二次讀過發現的精華內容,再進行一遍精讀。
在學習掌握了快速閱讀法之后,我基本是以每分鐘兩三千字的速度進行閱讀(正常人的閱讀速度在200-500字每分鐘),所以整體上的效率是提升了很多倍。
2、一眼多字、多行的快速閱讀法
我們大多數人閱讀,都習慣于一個字一個字的閱讀,所以一分鐘一般只能閱讀兩三百字。
但事實上我們的閱讀潛力遠不止于此:我們的眼睛一次能看清的字數絕不止一個字;相比一個字一個字的理解,我們的大腦更喜歡和擅長一個詞群、一個意群、一句話、甚至一段話的理解。
不信?我們來簡單的從“視幅和理解”方面測試一下你就能感受到了:
歷
歷史
歷史的
歷史的腳
歷史的腳步
歷史的腳步已
歷史的腳步已遠
歷史的腳步已遠去
思考:
①在上面逐漸增加的字數中,你一眼能看清多少個字?
②是不是整體的一句話的理解更容易?
我相信大部分都能輕松的一眼就看清三四個文字(沒有經過訓練的情況下),不說那些能一目多行的大神,簡單的一眼看七八個、十余個文字,也就是一分鐘看一兩千字、或者一分鐘看兩三千字,只要經過專門的訓練,輕輕松松就可以做到!
那具體要怎么做呢?簡單來說就是:訓練打開我們的視幅(視幅越大、一眼看到的文字、捕捉到的信息就越多)、其次提高焦點移動的速度(讓眼睛可以在文字中快速準確的移動定位),再次,提高整體感知能力(提高眼腦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最后,進行速讀實戰(用快速閱讀的方法實際閱讀文章,強化速讀能力)。
3、增加閱讀量及閱讀廣度的習慣養成法
①每天定時閱讀。許多人拖拖拉拉花好多天、甚至好幾周一直讀不完一本書,通常都是因為沒有排定一個讀書計劃,也就是沒有明確每天讀多少、多久讀完這本書、下一本書什么時候讀、讀哪本、什么時候休息等等。所以要養成事先排定“閱讀日程表”的習慣,做好閱讀日程表貼在你的書桌上,這很有幫助的。
②多讀與“昨天”不同的書。很多人的讀書習慣是:只挑自己有興趣的書讀。這種閱讀習慣是很難提高閱讀的廣度的,也就很難打開你的視野和思維,無形中也是非常影響你的閱讀速度的。應該要多選自己平時不會讀的書,擴大選書的范圍,跳出閱讀的舒適圈,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進步和成長。
二、如何更好的理解記憶讀過的內容,并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己用?
1、目錄、導圖法
①默寫書籍目錄
每本書都有自己的目錄,目錄是一本書的的基礎邏輯,也就是大綱。我們閱讀完一本書之后,可以試著默寫一下書籍的目錄,然后再與這本書的目錄對比。這個簡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檢測自己是否掌握了整本書的思考邏輯和基本內容。
②再進一步,建立“自己的”邏輯
章節目錄是作者希望表達的邏輯內容,我們閱讀完一本書(也可能是一個或幾個章節)之后,要透過閱讀、理解、思考,形成自己的邏輯內容。具體可以是思維導圖的形式,這個思維導圖不是簡單地照搬原文,而是融入自己的思考,根據個人實際理解情況對內容進行拆分、重組、整合、延伸,制作出一篇有個人特色的思維導圖。
2、提問、反思法
要想讀完一本書,更好的理解并記住書中的內容,就不能只是簡單的跟著作者的文字去閱讀。
①提問→回答→對答案
在閱讀之前你要學會提出問題(可以根據你的需求和書籍的目錄);然后根據自己的知識回答這個問題;在閱讀完之后,把閱讀前的答案和閱讀后得出的答案進行比對,看看自己答對了多少、還有哪些遺漏和差距。這些差距,或者說回答盲區,就是你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②閱讀后的“反思”提問
例如:通過這本書我學到了什么?書中有哪些知識是我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這本書對我的幫助是什么?這個理論或方法可以用來解決什么問題?我具體該如何運用等等。
3、寫作、講演法
這是比較經典的方法了,很多人都講過,寫作和講給別人聽都可以簡單驗證自己是否已掌握了書中內容;同時寫和講的過程,會進一步促使你的大腦聯想和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觀點。(速讀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