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什么時候看到的一條微博熱搜:量子波動速讀法,它夸張地將物理學中的“量子波動”與閱讀相結合,吸引了很多家長。其操作同樣也讓人感到新穎,孩子將書拿在手中瘋狂翻頁,五秒一來回,十秒一本書。當時就覺得奇怪,自己大學期間調侃的期末必備技能:量子波動閱讀竟然真的有人實踐,而且這一智商稅產品在市場深入人心,確實讓人覺得啼笑皆非。
作為一名理科生,對這種偽科學、傳銷式的宣傳方式看在眼里,而很巧不巧,自己在一年前接觸過與此完全不同的科學的快速閱讀。
去年在只剩四個月時我開始備考研究生,面對專業課、英語、政治、數學大量的書籍自己真真切切感到慌了,機緣巧合在某乎提問時接觸到速讀這一概念,然而作為一名辯證的唯物主義者,本科期間也接觸過與閱讀眼動相關的研究,當然對速讀進行了一定的考究,結果也確實讓自己興奮起來。
心理學中有一格式塔的“完型主義理論”,它反對構造主義的“元素說”,強調經驗和行為的完整性,認為整體大于部分之和,速讀的理論與完型主義不謀而合。傳統的閱讀為點式模式,需要視、聽、語言三中樞協調系列運作,而速讀為線式模式,不強調單字的元素,而是直接通達句子的完語義。同時,在眼動的研究中也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接受速讀訓練的組眼跳更大,且回視次數更少,閱讀的成績更高,在此背景下,我開始接觸
速讀。
在僅接受皮毛的速讀訓練后,自己備考期間的
學習效率也肉眼可見地增長。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速讀或許能有效地增長閱讀的廣度,但對閱讀的深度可能會欠些火候,然而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實證明速讀不僅是對于閱讀,對記憶和理解也有著巨大的幫助。速讀過程中的意識流能讓自己更加專心致志,消除浮躁靜下來安心學習,于是緊張的四個月的時間,自己消化了近二十余本書,也成功地考上了心儀學校的研究生。
此后的疫情期間,我更深層次地體會到了速讀的快樂。速讀并不是無味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速讀中我體會到了它的樂趣,求知的樂趣。
想著七卷的《明朝那些事兒》、《萬歷十五年》等書在短時間內已刻在自己的腦海里,便覺著肚中的墨水兒或許又多了一些。特別是準研究生期間有
大量閱讀中英文文獻的任務,這一本科最苦惱的文獻在速讀的輔助下立刻變得輕松且愉快起來,在格式塔主義指導下的閱讀給自己的文獻整理也提供了很大的思路。讀書是獲得知識的渠道,而速讀對我自身來說,是提高我個人成就感的媒介,進而提高自我價值,治愈了我的內心世界。
速讀不僅僅影響的是自己的閱讀,在日常生活中也無處不見速讀的痕跡。最近在和妹妹一起玩江南某景圖這一游戲,在刷游戲復本時,對于游戲人物間的對話,我總是狂點屏幕。妹妹問我為何不關心游戲情節,我小小的腦袋大大的問號,并淡定地回答到:“嗯,對話都看完了。”嗯,之后妹妹生動地表演了什么叫小小的腦袋,大大的問號。
在接觸速讀前,我從來沒想過它會對自己平凡的生活產生波瀾,但事實證明它的影響確實從學習蔓延到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面對眼花繚亂的世界,速讀這一技能也可以應用在其中,它能高效地提取出周圍環境的有效信息,從而快速地做出整體決斷。嗯,感謝速讀,感謝自己。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