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很多寫給速讀學者的學習建議,發現大多是針對學習方法的,所以我今天就不談學習方法,只是想結合自身多年的速讀學習經歷,給大家聊聊速讀學習中,一些更重要,但卻常常被忽視掉的非常根本的問題,(說來慚愧,這些道理也是我最近才領悟到的),在此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學會輕松上陣
每個人學習速讀的初衷都不一樣,但學習的目的應該基本一致:提高閱讀速度。所以,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大家會選擇看書或運用專業速讀軟件訓練等適合自身的訓練方式。
可很多速讀學習者,在速讀學習之初,也許對速讀缺乏了解、也有可能是期待過高,于是會制定各種不切實際的訓練計劃,如,訓練的第一個月,閱讀速度要提升到訓練前的5-6倍、同時理解和記憶力也不能低……遺憾的是,能如愿的人并不多,于是,他們又將失敗的原因歸咎于懶惰、不自律和意志力不夠。
真的是這些原因嗎?我覺得,這些只能說是其中一些影響成敗的因素,問題的關鍵還是出在
學習策略上,比如,當我們對速讀還不太了解的時候,就給自己制定要1個月實現提升閱讀速度到3000或5000字每分鐘,先不說是否真的可以實現這個目標,光是看到任務內心就會感到非常有壓力。
我們說,一個人做好一件事的最佳狀態,應該是輕松的。那么,作為一名速讀門外漢,又缺乏速讀基礎,如此大的壓力下,可能實現目標嗎?當然,也許你會說,我閱讀基礎還不錯,完成目標沒問題,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你會感受到速讀學習的樂趣嗎?接下來的日子,如果不是實際需要,你還會重拾速讀學習嗎?這樣的速讀學習有意義么?
所以,想要學好速讀,嘗試丟掉不必要的包袱(縮小目標、降低過高期待),輕松上陣,才能更容易養成速讀學習習慣,讓速讀之路走得更遠。
扎實基本功,不要四處求捷徑
在速讀學習中,還有一類情況是常常不被引起重視的——忽略速讀原理、不重視
基本功。
快時代的通病,造成很多人盲目求眼前之快,在速讀訓練中這種現象也很普遍,我發現很多人會直接忽略速讀訓練原理、然后直奔訓練方法,至少我就是這樣的,作為一名實用主義者,我信奉在做中學、知道的理論再多都不如真正掌握技能來得實在,而且理論太枯燥,實在不想看,也看不懂。
這種做法,讓我在短期內取得了一些成績,可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發現自己漸漸吃力,在嘗試各種方法之后,還是毫無進展的情況下,我開始反思,忽然明白,自己這種一味追求捷徑,而放棄打牢基礎的做法很不好。畢竟決定我們高度的,經常不是方法也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之前是否有扎實的積累。
意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我開始瘋狂的惡補基礎,如,找來速讀行業非常有名的各種快速閱讀理論書籍,認真閱讀。重新客觀地思考自己當下的速讀學習情況,制定簡單有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諸如不遵守精英特軟件規定的一天一次的速讀訓練測試和上傳,改為,每天花5-10分鐘訓練一個小練習。這樣縮減目標后,整個人訓練時的抵觸情緒沒了,學習更容易養成習慣,訓練效果反而更好,何樂而不為?
寫在最后的話
過去,我一直在苦苦追求速讀的方法和技巧,以至于看到一個所謂高效的速讀方法和技巧時都會拿來學習一番,可看了、學了很多,兜兜轉轉一圈下來,竟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學到什么,仔細想想,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才發現一直以來我總是沉迷速讀方法論,而忽略了速讀相關原理的學習,對于枯燥乏味、見效又慢的速讀基本功更是懶得花時間去了解。為了盡快實現提升閱讀速度、輕松閱讀、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閱讀狀態,我給自己制定了諸多不切實際的計劃。在此巨大的壓力和缺乏扎實基礎的前提下,強行學習速讀,卻發現,速讀學習之路越走越艱難。
實際上,一般積累越多、方法和技巧(類似于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的作用才會越大。所以,當你的速讀學習還沒有到拼方法論的階段時,最好先扎實速讀基本功(如反復的做視幅擴展、消除音讀、眼球移動等基礎訓練),少關注那些方法論,不要四處求捷徑,把學好速讀的希望寄托在方法論上,因為方法論起作用是要建立在基本功的基礎上的。另外,還要學會丟掉包袱、輕松上陣。
這些就是我這近來對學好速讀的一些領悟,我認為這兩點遠比那些速讀方法和技巧更有利于速讀學習,你們覺得呢?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