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那會,我是在農村的一個寄宿學校,一個月只能回家一次,因為沒有了電視、電腦等一切可以娛樂的東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中午吃過飯后趴在教室的窗戶上等候走讀生帶來的報紙。可是我們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拿在桌子上看,因為有號稱“滅絕師太”的年級主任會到處抓人,偶爾被抓到,被拉到樓梯口站上一中午事小,要是報紙被發現沒收了,那么一個班仇恨的目光定能把人戳上幾個窟窿。可惜我無法一目十行,更別提什么速讀和閱讀效率,身邊圍上一群著急的同學不說,還經常會被滅絕師太發現,好幾次都灰溜溜的拿著報紙跟在教導主任的后面,耷拉著腦袋一臉沮喪。
大概是因為成績還算不錯,滅絕師太并沒有像對待其他同學那樣對我太過苛責,只是會恨鐵不成鋼的叮囑我,下次看報紙瞄兩眼就好,不要這么肆無忌憚的看那么久。我表面上唯唯諾諾,內心卻有苦說不出:我也希望能一目十行,可是閱讀速度就是上不去,一篇新聞若是看的快了,到下面一想不起來就想回看,這樣怎么能不浪費時間?
上了大學,我心想著總算能有時間去慢慢的讀書了,可是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更多的時間面對著的是更多的閱讀量,一本本晦澀難懂的文獻讓我似乎又重新回到了那些“啃報紙”的歲月,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一篇課后小論文,我光是找資料就要花費不知多久,雖然時常被老師表揚論證充分有力,可我的苦惱又有誰知道呢?一字一句的精讀固然重要,但是面對著浩如煙海的書籍和文獻,面對著每時每刻都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這種古老而原始的學習方式又能持續多久?最讓我頭疼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因為平時的表現突出被老師點名整理資料。這樣的機會自然是難得,如果能把這份差事做好,絕不僅僅是幾百塊的補貼或者是老師發表的論文后掛著我的名字那么簡單,這意味著以后的考研的面試上不用再擔心。我不愿意失去這個機會,只能每天埋頭在資料中,整理到凌晨一兩點都是家常便飯,有時候更是會通宵達旦。
也許是大大的黑眼圈出賣了我,老師問我是不是任務太重影響到我的休息了,我趕緊搖頭否定,但老師還是發現了什么,她問我是不是閱讀速度上不去,我紅著臉承認了,老師只是微笑,告訴我一些關于速度和思維發散聯想記憶的技巧,讓我回去練習。一段時間后,速度確實比之前要快一點,但是收效甚微,我也從老師的眼中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失望。我又著急又沮喪,在網上大量的搜索可以提升速度一目十行的方法,嘗試著利用各種手段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可速度卻像是到達瓶頸一樣,怎么都上不去。
終于在我快絕望的時候發現了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網,本是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點開試試,沒想到竟然從軟件的介紹上看到了和老師提到的一樣的思維發散圖和聯想記憶法,當時那一瞬間感到心跳都慢了半拍,就像是傳說中的一見鐘情,我迅速進入了學習狀態,可能也會有點心理暗示,但效果真的讓我驚喜,我再回頭看過去的資料竟然速度快了不止一倍,而且記憶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我深呼一口氣,怕是因為自己之前看過這些資料才會速度提升,空歡喜一場,顫抖著重新閱讀新的資料。也許是太過于緊張,閱讀速度是上去了,可是記憶能力卻沒有預想的那么好。我有些慌張,趕緊到網站上問精英特的老師,老師讓我放松心情,不要把速讀當做壓力。我也安慰自己,凡事不能一口氣吃個胖子,要一步一步的來,心竟然靜了下來,速度和速記的程度好的讓我不敢相信。
大概是心里沒了顧慮,閱讀的方式方法也隨著精英特軟件的培訓更加的合理有效,老師看我的目光也越來越滿意,特別是后來的幾個大項目,每次不管是多么鋪天蓋地的資料,我都能準確無誤的憑著記憶找出,老師也很欣慰而得意:我的讀書方法技巧還是很有效的吧。而我則是笑而不語,內心知道這是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軟件的功勞。
現在,我已經順利的讀研,導師正是當初帶我的老師,這一領域小有名氣的年輕教授。她看中我的除了孜孜不倦外還有速讀速記這一“看家本事”,她的青睞讓我不僅僅是在國內外一線刊物上發表了幾篇文章,并且擁有了更好地設備資源和人脈信息,將來不管是去研究所還是在校繼續深造都是一片光明。
我時常萬分感慨:若是沒有精英特,大概我只能混個小小的本科生,在眾多的求職就業潮中一次次的碰壁。大家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可如果沒有了一個好的學習方法,沒有快速閱讀技巧和速讀閱讀訓練,那么再多的準備只會事倍功半,在一個絕好的機會中喪失所有的希望。
轉載需注明: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