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本著這個準則,多讀書,就能多進步,似乎也是完全可以說得通的。那么,怎樣多讀書呢?
閱讀量=閱讀速度*閱讀時間。如果這個公式成立,就意味著,在閱讀時長不變的情況下,加快閱讀速度,就能擴大
閱讀量,多多求知。相信這也是許多與我一樣,加入精英特速讀訓練的學友們共同的初心。
那么,訓練的成果呢?我的感悟是,摒棄了指讀和默讀后,閱讀速度有了數倍的提升,但在此之后,閱讀速度的提升就極其緩慢,尤其是,升到3000字/分鐘以上級別時,似乎就只有通俗易懂的文章才能在速讀的同時理解75%,如果是科普性稍微高一點的,就遠達不到這個標準,更不要說記憶細節了。并且即使只是閱讀通俗文章,3500字/分鐘的速度,似乎也難以更進一步。
不知道學友們是否會有這樣類似的感受?那么,為什么呢?是方法不對,還是自己實在資質平庸呢?這種矛盾心理伴隨速讀提升的困境困擾了我多個年頭,讓我提高閱讀速度的意志力日漸瓦解……
直到去年年末,報了一個知名寫作老師的寫作課,才知道,其實這些年里,我誤讀了“速讀”這個詞。
如果你經常關注閱讀方面的知識,你大抵會聽過這樣幾個詞匯:精讀、泛讀、深度閱讀。精讀,就是如我們習慣上的,從每本書的第一頁閱讀到最后一頁,力求每個內容都get到;泛讀,走馬觀花,囫圇吞棗,隨意翻翻,了解大概意思即可;深度閱讀,追根刨底,研讀一本書的核心思想和整個寫作邏輯,走進作者的內心,吃透每個內容。這3個詞,對應3種不同的閱讀方法,并且沒有高低層次的區分,只由我們按照閱讀內容和閱讀需求自由選用。
而速讀,其實也是一種方法。它并不是閱讀速度要達到
一目十行的高深境界、大師級目標,而是一種方法,以關鍵詞閱讀為目的的閱讀方法。
閱讀量=閱讀速度*閱讀時間。這個公式從數學的角度上確實沒有問題,比如,分別給我們一篇同等字數的小說片段和文言文,不考慮理解,只看字,這個公式是一定能成立的。
但閱讀不是“無腦”地看,而是要理解。而每個人的知識儲備和閱讀內容的千差萬別,就注定了“閱讀理解量=閱讀理解速度*閱讀理解時間”這個公式無法用“熟能生巧”來獲得恒定的至高境界。
所以,快速閱讀只能是一種閱讀方法,所幸,還是一種針對重點信息閱讀極其有效的閱讀方法。
速讀方法是怎樣實踐操作的呢?
抓重點。
寫作課的老師曾舉過類似這樣的例子:
比如上面這篇新聞,按照你正常的閱讀速度閱讀全文,你最快需要多長時間呢?其實最短的閱讀時長不到1秒鐘——只看標題。比如,看完上面的新聞標題,你了解到這樣一條消息:熱帶風暴“埃塔”在美佛州登陸,造成強降雨,并引發洪水。正文你完全不必看。發生了什么事,造成了什么結果,標題已經表述地很清晰,很準確,很完整。至于它是怎么發生的,它的過程是什么,如果你不是一定需要知道,就可以不必看。這就是最快的速讀。
就像我們日常刷手機,只看標題,不看正文,也能知道發生了什么最新事件。當然,這是最極端的例子。但是,速讀的方法其實就是這樣的原理——抓重點,抓中心
關鍵詞,就像語文課上的尋找中心句,概括文段大意。
比如你用速讀的方法閱讀一篇關于春天的文章,其中圍繞春天的風、花、水、人,各有一個自然段。你最快的速讀就是,只看每一段的中心句,知道春天的風、花、水、人分別是什么樣的,就OK了,至于文章具體是怎樣贊美風、花、水、人的,你可以看,也可以不看,這取決于你想不想看,以及你是否需要看。
快速閱讀方法的實質,并不是真的要一分鐘閱讀幾千個字,而是從幾千個字里不斷取舍、抓重點,用主視線抓取自己認為重要的文字信息,用眼角余光掠過認為不重要的文字信息,然后,兩種信息組合理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結合上下文判斷(+猜測)文章意思。
所以,快速閱讀的過程有些像跳讀,視線快速滑動甚至跳動,不斷從文段中抓取到重要信息(關鍵詞keyword),理性地放棄非重要的修飾性信息。雖然文章字數是恒定的,但真正需要閱讀和理解的字少了,閱讀速度自然就快起來了。
所以,與其說快速閱讀是閱讀+理解文字的速度,不如說是視線搜索重點信息(關鍵詞keyword)+理解重點信息(關鍵詞keyword)的速度。
比如這部分文段(節選自《荷塘月色》),正常的閱讀應該是從最上一行字,一字不漏閱讀到最后一行字。那么如果你只閱讀上面畫了紅框的部分呢?你可以試試,先閱讀全部,再只閱讀紅框部分,看看你對全文意思的理解差別有多大。
(紅框即是我自己在速讀這些文段時關注的重點信息。不過,重點信息并不是固定的,你關注什么,什么就是你的重點。)
當然,這不是以美文欣賞為目的的閱讀,而是以迅速抓取重點信息為目的的閱讀,你不要去細品每個句子怎樣寫得好,而是迅速把握這樣幾類信息:
1)文段表達的內容和思想是什么?
2)文段的主角是誰,在什么時間,做了什么?
3)主角在做這件事時,主要關注了哪些事物?
4)主角大致想要營造的情感氛圍是什么樣的?
如果你覺得你不能把每個問題都回答地很清楚全面,也不要介懷,因為速讀本來就是放棄了許多細節修飾內容而抓主要信息的,既然有舍棄,就必然會有遺漏。
快速閱讀方法只需要達到75%的理解率即可,如果你能達到100%的理解率,那你一定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就不叫快速閱讀了。快速閱讀,一定是有舍才有得,有放棄才有重點。
好了,本文到這兒就要結束了。
在這個追求高效率的時代里,我們要想在同等的時間里閱讀求知盡可能多的知識,就需要有合適的閱讀方法,但是,有舍才有得,快速閱讀就是得重點舍毫末的閱讀方法,它不是簡單的可以用“閱讀量=閱讀速度*閱讀時間”衡量的數學問題,更不是只有少數人能達到的天才境界,而是一種只要我們愿意嘗試和學習,就能有所成效的方法。當然,它有閱讀目的的適用性,就是非深思,非慢賞,抓脈絡,抓重點。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