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我是不善閱讀的,雖然偏愛有著墨香的文本,但還是害怕方格子間緊密的壓迫感,感覺在字里行間慢慢的爬著,很壓抑和痛苦。后來接觸了
快速閱讀,我才體會到了在眾多文字中迅速抓住重點的喜悅感。
從小開始,我對閱讀的痛苦體現在我學習的方方面面,不管是預習課文,課堂聽講甚至是到課外閱讀,龜速的閱讀讓我感到學習時比較吃力,需要比其它同學花更多的時間去預習課文,或做課后的復習。在考試中也總是覺得時間不夠,通常答完了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檢查,很羨慕那些能有時間仔細檢查甚至早早交卷卻得高分的同學。
所幸的是我一直是個懂得堅持的人,雖然感覺比較吃力,但本著笨鳥先飛的笨方法,我還是順利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但在大學學習中,問題還是存在,并更加突出,因為在大學里的學習方式,又因為我讀的是師范類的中文專業,需要廣博的知識,需要更強的閱讀學習能力。教授常常會給我們任務去閱讀評析名家的著作,這對于我的閱讀速度來說是個挑戰,這還是相對簡單的,學校還要求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順利地閱讀一般外文資料和專業文獻。待閱讀的浩瀚文獻與蝸行般的閱讀速度,對此我非常苦惱,那時剛入學,體會到這點以后,對以后的學習,對幾年后的論文,甚至畢業后怎么工作都感到憂慮。
我問自己,為什么我不能緊跟著作者的節奏在字里行間穿行?是什么在牽絆著我的速度讓我無法快速閱讀?難道我天性比別人愚鈍些嗎?要怎么改變我的閱讀現狀?這時,我開始嘗試尋找方法,來改變我的閱讀速度。后來接觸到了速讀的概念,我感到閱讀速度這個束縛著我的大螢終于有了一絲松動。
通過對快速閱讀原理與我的閱讀情況的對比,我發現我閱讀速讀慢的最大問題在于逐字的閱讀習慣和對文章內容走向的把握薄弱這兩個問題。在逐字閱讀時,我還喜歡用筆尖在文字下方劃動引導閱讀,而對文章內容的把握,我通常需要反復看幾遍,才能知道文章大意,或者理解作者的用意,特別是在英語閱讀中,一段話看完了,拆開來每一個字都懂,但是合成句子就覺得理解困難。
知道了這兩個閱讀“病因”,我開始針對性地進行訓練,但訓練效果不怎么理想,在閱讀訓練過程中,我時常控制不住地去進行逐字閱讀,并在多字閱讀的情況下,更難以把握文章大意。訓練的受挫讓我感覺束縛我的大螢上的那絲裂縫又消失不見了,學習的壓力讓我甚至感到窒息。
后來,我接觸到了精英特的速讀訓練軟件,我告訴老師這個情況,老師告訴我:“很多有閱讀困難的人都有你這個情況,因為您的閱讀習慣已經有十幾年了,從小學六年到中學六年,再到大學,十多年的閱讀習慣的慣性通常會大于新的閱讀習慣的慣性,所以必要的時候,需要借助強制性的訓練平臺來改變我們的閱讀模式。”然后,我下載了軟件進行了免費試用。在試用的時候,我體驗到了軟件的強制性對閱讀習慣的糾正能力,于是決定嘗試用軟件訓練。
而軟件訓練的最終的結果沒有讓我失望,到今天,我已經達到了軟件三十五級。在實際的閱讀時,已經擺脫了筆尖劃字的閱讀習慣,并能夠較快速地完成長篇小說、學術論文、甚至英文的閱讀,也終于可以體會越來越多文學巨著中的意境和韻味。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一眼多字與閱讀理解率之間并不矛盾,一眼多字并理解,從理解單個文字到理解一個句子,再到在一個整體背景下理解多個句子甚至完整的一段話,可以很好地改善
閱讀效率,更易于對文章的把握。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