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速讀已有半年多,我的訓練進程也從一目一句逐步嘗試向一目多行轉變。雖然目前還沒有真正實現,但我覺得,
一目十行的實質應該是對keyword(關鍵詞)的速讀。
在焦點移動中,有指導速讀過程中眼球移動軌跡的專項訓練。雖然具體方向各有不同,但是多數的移動軌跡都可以用“Z”字形來概括。
從這個軌跡可以看出,速讀的眼神移動是不可能兼顧每一行的每一個字的,甚至很多句子也是無法兼顧的。
那么,怎樣能既按照速讀的正確眼神移動方向來訓練,又能同時理解文章內容呢?
我想了很久,然后頓悟:當速讀進行到一目一行到多行時,每一次視線的移動要從關注每一個句子向關注每一個關鍵詞轉變,即一目十行是對關鍵詞keyword的速讀,而非對每一個句子的每一個字的速讀。
首先,除了專業的學術材料和文學鑒賞外,多數的閱讀物既有閱讀重點,也有無關緊要的廢話,用80%的精力速讀20%的精華內容,可以保證用有限的時間獲取盡可能多的知識;
其次,文章都是作者寫作思想的表達,每一篇文章都有或開門見山或徐徐展開的行文邏輯,且這個邏輯多是由一個或幾個關鍵詞keyword連成一條線,也許是文章的中心詞,也許是表示邏輯關系的詞,速讀這些與keyword有關的句子,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和寫作思想;
而且,速讀訓練的移動軌跡是Z字形,表示速讀訓練的前進方向就是把Z字形的視幅不斷擴大,以看到更多的沿線軌跡上的文字。而在這個過程中,實際有很多文字是不可能被閱讀到的。而為了保證閱讀思路的連續和完整性,我們就會不自覺地從大段文字中抽取自己需要的部分閱讀,而這個部分往往就是文章的keyword。
除了為了學業和工作的專業研究閱讀外,大部分的日常閱讀都是為了求知和怡情,這樣的閱讀更多是泛讀,而以泛讀為目的的閱讀大多都是Z字形的一目X行,因為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和必要去字斟句酌,就像我們不會為網頁閱讀耗費過多時間精力。所以,日常閱讀最可能的閱讀情境也只能是keyword的閱讀。
個人淺見,keyword閱讀最實質的意義,就是在相對短缺的時間里,以最有效率的閱讀方式,收獲盡可能多的文章信息,以滿足個人的閱讀預期。所以,一定程度上說,keyword閱讀應該是最符合人類的閱讀規律的。
當然,具體的keyword
閱讀效率,還要取決于一目到底能有多少行,以及視線移動的具體速度,也不能忽視文章本身的閱讀難度。而對于訓練速讀的我們,在嘗試keyword閱讀時,要留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keyword閱讀,個人建議,初級速讀者(大概13級以下)最好不要嘗試使用。
Keyword閱讀的前提是視幅擴展到一定程度,可以一目達到1——X行,所以在視線的Z字形移動中可以掃視較多文字而多加留意關鍵詞信息;但初級速讀者,如果達不到一目多行,可能可以嘗試泛讀,但keyword閱讀有困難。
其次,keyword閱讀的目的是耗費最少的精力和時間獲得所需信息,而不是刻意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Keyword閱讀雖然會不可避免地略去一些詞句,但與走馬觀花、不求甚解不同的是,keyword閱讀是從個人實際閱讀需要出發,戰略性地選擇對自己最有用的內容,一些內容看似一掠而過,但“掠”的過程其實已經對這些內容做了符合預期目的的適當閱讀。可以一定程度地說,keyword閱讀是建立在整體理解基礎上的高效和高級閱讀。
另外,keyword閱讀不等于一定能在文章測試環節得滿分,但多數情況下,可以幫助提高分數。
文章測試中的題目,有時是根據說明文文章的重要信息發問,有時卻是從一篇文學名篇里摘出幾個名詞和形容詞,前者幾乎直接點出說明信息,只是多數情況下要面臨說明信息過多而記憶時間不足的問題;而后者則因為沒有過于明確的重點信息而無法準確判斷是否會是文后題目的題點,可能會出現理解了文章,卻做不對題目的尷尬。
最后,keyword閱讀中很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是,受
視幅大小、視線移動角度不均衡、文章個別內容難理解等問題影響,最終每一次視線移動的角度大小都不同,相應的,每一次移動看到的文字數目也不同,而在反復快速移動視線的過程中,有些文字會看不清楚就被匆忙略過而影響對文章脈絡的理解。這種情況,我的經驗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在保證Z字形視線移動的前提下,適當調整閱讀速度。
總之,一目十行絕不是字字句句的閱讀,而是以理解為目的、以泛讀為方式的閱讀。它主要是對關鍵信息keyword的閱讀,以獲得文章最核心的內容,同時兼顧個人的個性化閱讀需求。至于具體的對keyword閱讀的把握程度,那就是每個人
閱讀目的和速讀訓練程度的事了。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王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