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沒效率,讀的慢、讀不進去、讀完沒印象沒收獲,這是我們閱讀中最常遇到的問題,也是閱讀效率低、閱讀能力差的表現。接下來我就教你如何通過問自己9個問題,來實現高效閱讀。
高效閱讀的基本思路是“速讀+精讀”。無論是自媒體文章,還是雜志、資料,或者一本書,大部分內容都沒有必要逐字逐句從第一個段落讀到最后一個段落,而應該先進行“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的基礎是:鍛煉眼睛和大腦“一眼看更多文字、快速掃描”的能力。快速閱讀的能力并非是多么高深的能力,每個人都能一定程度的掌握。我們傳統的閱讀通常是一眼看一兩個文字,通過訓練,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輕松做到一眼看十多個文字,一分鐘閱讀一兩千字。至于具體的訓練方法我之前專門講過,可以參考學習,或者直接使用“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進行練習,練習起來更方便,掌握起來更容易。
快速閱讀的訣竅是:帶著問題快速找答案,先快速瀏覽閱讀材料,過濾掉一些次要內容,專注閱讀資料中最核心的部分,快速掌握架構和大意。具體可以通過追問下面三個問題來快速掌握主要內容:
①首先可以問問自己這份閱讀材料的“主張、結論、論點、論據”是什么?通過查詢這些關鍵信息,快速掌握主要內容。
②對于一些偏故事性或者文學性的內容,問問自己材料中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是什么?通過查找這些關鍵元素來快速理清架構和大意。
③另外,也可以根據你的閱讀目標和訴求快速尋找答案。比如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先問問自己讀這本書是想解決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然后看看目錄,快速定位要閱讀的章節。在讀的時候,先以較快的閱讀速度進行快速瀏覽,讀到跟你問題相關的內容時,就放慢一點速度閱讀。這樣有目標、快慢結合的閱讀,讀起來會更有效率。
通過以上3個問題,或者說3個思路對內容進行了快速閱讀,閱讀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一般而言,大部分的書籍只需要快速閱讀,快速閱讀之后將掌握的主要內容整理一下,然后給別人講一遍,如果講起來還蠻清晰流暢,聽的人也能理解,這樣就基本過關了。
如果你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或者讀完之后,覺得某些章節或者段落比較好,或者沒讀懂,就可以考慮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下一步的細讀或精讀了。
精讀的時候,可以通過追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來對內容進行思考和理解:
① 作者的主要觀點、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② 這部分內容與主旨、結論之間有什么關聯?重要嗎?
③ 作者說服人的主要依據、理由、方法是什么?能支持結論嗎?來源可靠嗎?
④我同意作者的主張或觀點嗎?哪里寫的好、哪里寫的不好?哪些內容有局限或者有錯誤?
⑤如果我是作者,我會從哪些方面來寫,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寫?
⑥讀完之后,我最重要的發現或心得是什么?
速讀和精讀結合,把以上9個問題弄明白了,那閱讀基本就完成了。為了更好的掌握內容,還可以通過“做摘要或筆記”的方式,對讀到的重要內容進行一下梳理,這既可以讓你對內容有更清晰的認識和記憶,同時也能方便以后的查找和運用。
如果想真正的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和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進行大量閱讀。大量閱讀和速讀、精讀是一個正循環的關系,因為快速閱讀,才會有較多時間進行大量閱讀,而經過大量閱讀的累積,又能提高精讀和速讀的效率。
在提升閱讀能力這件事情上,任何方法技巧都是輔助,根本還是在于大量閱讀。當你類似主題的資料讀多了,背景知識累積多了,無論是閱讀的速度還是閱讀的效率都會有質的提升。經常讀書的人,對我說的這點應該深有體會。
文/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