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幅擴展訓練中有許多項訓練,最近,我突然領悟到視幅擴展中各項訓練的目標意義:
1、方形擴展
我覺得,方形擴展是針對正常文字閱讀情境的視幅擴展。
我們日常所閱讀的電腦、手機、實體書上的文段,大多是以方形的形狀呈現的。
所以,我們閱讀時,也是按照從左到右,或從左上到右下再轉到左下這樣的Z形閱讀的,但無論是哪一種,我們無法更改方形的文字排列。所以,方形擴展便是針對這種方形文字排列方式的視幅擴展訓練。訓練的黑點從小到大,正對應閱讀時的視幅范圍的從小到大,從方形的形狀上說,則是覆蓋整個文段的某一部分。
2、圓形擴展
相比于真實情境下的方形閱讀,圓形擴展更像是針對人眼本身的視幅擴展。我們的眼睛是橢圓的,我們的眼鏡也是橢圓的,準確地說,是以某個點為圓心,以某段距離分別為長、高半徑的橢圓。
這樣的視幅是我們眼睛的實際視幅。所以,我們看文字時,一次視線范圍里,總是橫行文字多于豎行文字。所以,我們的眼睛是以橢圓的形狀來感知文字的。雖然,軟件中的圓形擴展是正圓,但我覺得,那是對人的視幅的平均化,長高相等,算是一種接近于理想的視幅范圍。
所以,雖然這項訓練并非是橢圓,但我卻覺得它算是對人眼本身視幅的一種擴展訓練。
前兩項訓練,我認為更適合需要
大量閱讀(包括泛讀)的學生和成人。
3、舒爾特表
數字舒爾特表,難度較小,在擴展視幅的同時,考察在特定視幅范圍內對特定焦點的尋找。
文字舒爾特表,意義與數字舒爾特表相似,只是難度比數字舒爾特表大:
數字一共只有10個(從0——9),且從小到大的阿拉伯數字序列我們十分熟悉,尋找兩位數也只需要找尋個位數字即可(如21/22/23/24,實際上只找個位的1/2/3/4也是可以的);
文字幾乎沒有相似性(筆劃千奇百怪,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組成部分),所以,更困難些。
從數字舒爾特表到文字舒爾特表,就是對視幅焦點搜尋能力的從低到高的考察,也算是對視幅大小的檢測:視幅大了,能看到的范圍在增加,減少搜尋的時間。
這一項訓練(包括數字和文字舒爾特表),在我看來是更適合需要做閱讀題的學生人群和從事校正類工作的成年人。
4、字符擴展
字符擴展,從實質上說,我覺得像是視幅擴展的拔高擴展。
精英特速讀訓練中的速讀實戰項目里,既有橫縱向的正常速讀,也有橫縱向的提速速讀,后者是前者的遞進拔高;同樣,我覺得字符擴展也是這樣一種拔高的視幅擴展。
字符擴展里呈現的文字(姑且稱之為文字),都是幾乎讀不出讀音的字,這樣的字在訓練中的意義只是充數的字符,從少到多,從短到長,既是對視幅擴展的實踐應用,也是為實際的文字閱讀做準備(文字擴展),我覺得,應該也有對當前視幅的拔高擴展,讓訓練者在眼睛接收到這些文字的同時,不斷橫向擴展自己的視線范圍,以適應越來越長的字符序列。
至于為什么只有橫向擴展,沒有豎向擴展,我覺得,是因為我們閱讀文字的多數順序都是從左到右,且多數閱讀中,我們幾乎無法在一次視線里看完一整行的文字,而若橫向的視幅能夠覆蓋一整行的文字,那我們的視幅就能夠像一目X行發展了(這也是我們閱讀手機時能飛快翻屏的原因,因為手機屏幕的橫向字數很少)。
5、文字擴展:眼腦直映的入門實踐
文字擴展,我最近發現它是一種更為高級的擴展,是文字與意義分離的高級擴展。
速讀實現的最佳方式是眼腦直映,眼腦直映的實現方式是看到文字能夠立刻理解意義。而若要實現這一目標,個人覺得,要先能夠達到文字與意義的分離,即見字識意:
當看到一整句文字,便直接理解整句話的意思,便是大腦對文字意義的直接反映;而若要用一個或幾個字的陸續閱讀來實現對整體句意的理解,那便很難直接達到
眼腦直映的高度。
所以,文字擴展便是訓練將抽象的文字符號理解為語意的能力,也或者說,是習慣。如上圖,如果要按照眼腦直映的方式,就該是看到這行字,直接接收到“客源和銷售方式限制”這個事實,不是讀這句話,而是在腦海中聯想自己知道或看到、聽到過的關于此類的資料,反應出這句話可能代表的事實情況。只有接收到這個事實,才能快速與后面將要出現的文字快速聯合成完整的事實,把眼腦直映繼續下去。而非眼腦直映的閱讀方式就是“天地——可是好景不長——由于客源和銷售方式的限制——中國人不得”的字面閱讀,雖然也能理解文意,但比起前者的眼腦直映,卻畢竟慢些。
以上便是我個人最近對視幅擴展訓練項目的領會,僅供與大家互相學習交流參考,集思廣益,共同進步!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作者:王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