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
焦點移動對速讀訓練究竟有啥用?這兩天突然大悟,原來上接視幅擴展、下接速讀實戰的焦點移動,實質相當于是視幅擴展訓練的升級版本,為什么要這么說?請看下文,我結合焦點移動的各個訓練項目做的說明。
下面這幅圖是焦點移動中圓形移動訓練界面的截圖
從訓練說明上看,它要求視線焦點在追隨黑色圓點移動的同時,盡量能看到中心的白點。“看中心白點”這個要求可以理解為擴展視幅,那么為什么要讓視線焦點追隨黑色圓點而移動呢?
這兩天我突然想明白了,這樣的訓練要求主要是為了從現有視幅的外邊緣處進一步擴展視幅,或者說是為了提高對視幅邊緣的內容識別率。
我們的視線是從視線焦點的中心向四周擴散的,就像當我們要尋找書架上的一件物品,我們的眼睛會自覺地先看到物品,再不自覺地看到旁邊的其他物品。而位于視線焦點的物品是清晰的,但周邊的其他物品則是虛化的,這不僅僅是因為這些物品并非是我們的視線目標,也因為我們的視幅不足以大到看清這些焦點外圍的事物。
而擴展當前視幅的第一步,就是先從當前視幅的虛化邊緣處開始,讓虛化的部分變得清晰,然后再不斷將視幅向外部進一步擴展。
剛好,焦點移動訓練契合這一過程,白色的中心小圓點與黑色大圓點之間的圓形區域便是訓練希望我們達到的視幅,黑色大圓點,一方面是我們訓練中的視線焦點,一方面也是以白色小圓點為視線中心焦點時的視幅邊緣。換句話說,當以白色小圓點為視線中心時,黑色大圓點的圓形運動軌跡正是我們的視幅邊緣,是我們的視幅可能面臨看得到、看不清狀況的區域,也是我們在下一步的
視幅擴展中所要達到的目標視幅。
這便是我所認為的焦點移動訓練上接視幅擴展訓練的“升級版擴展視幅訓練”的意義。
除了這個意義之外,焦點移動訓練的另一個意義就是提供正確的視線移動方向,以養成我們正確的視線移動的習慣。
能力是怎樣形成的?我覺得很大意義上是先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然后通過不斷重復這樣的正確行為,逐漸養成能力。
然而,因為我們以前已經形成了既定的視線移動習慣,比如:從第一行的第一個字開始,從左到右,再移動到第二行的第一個字,繼續從左到右,再移動到第三行的第一個字……
而這樣的視線移動方式是無法適應速讀訓練的實踐的,所以,當我們通過精英特速讀訓練軟件接觸到速讀理論的同時,我們更需要強制性的實操訓練來幫助我們適應并習慣正確的速讀方式——Z字形。
當然,焦點移動訓練中,除了圓形移動是升級版的擴展視幅訓練外,波形橫向移動、波形縱向移動和交叉移動都是對人的閱讀方式的訓練,或者說是通過引導正確的速讀視線移動方向來達到正確的速讀方式。
只是,比較而言,波形縱向移動更合適日常的橫向閱讀,波形橫向移動更適合閱讀縱向排版的文字,如縱向排版的詩詞類文字等,交叉移動則像是拔高性的速讀,是視幅達到一定廣度后的一目X行的Z字形移動。
但在經過這些焦點移動方向的訓練之后,焦點訓練中還有橫縱向移動的速讀實操,算是對上面幾種理論訓練的實踐,也是宣告速讀訓練中所有理論性訓練的結束,接下來便是正式的綜合實戰——速讀實戰訓練了。
總之,在我看來,焦點移動作為一項上承視幅擴展、下接速讀實戰的訓練,既有對視幅擴展的升級版繼續,也有對在實際速讀情境中至關重要的
Z字形焦點移動方向的訓練,還有對速讀實戰的預備實踐,算是整套速讀訓練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聯結點,也是我們在初步擴展視幅后、實操速讀實戰前需要完成的必要突破吧。
原創作者: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