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通精英特系統的正式訓練權限后,我就開始了規規矩矩的速讀訓練。因為想要真正地
提高閱讀速度,所以我并沒有很快地上傳成績、升級,而是一天抽個一兩個小時(雖然也沒有每天)訓練。而今天,困惑了三四天的一個疑問總算想通了:為什么在測試環節有一個文章測試。
文章測試,有測試過的學友應該知道,是把全部文章都讀完后才做的題目。但是,在起初訓練的幾天里,我一直很是疑惑,明明速讀訓練的標準是不要求記憶的,卻為什么在最后的測試環節有這么個如此追求細節的提問,提問的問題從文章到一些數據、判斷甚至是一些詞語。而我一直以為作為速讀訓練來講,第二個環節的閃讀測試才是更加符合主題要求的。
想不通這個問題,我就繼續測試,并盡可能在快速閱讀時有意識地記憶一些數據、判斷和詞語。直到今天,我才想明白,文章測試的存在意義是與思維導圖互通的關鍵詞訓練。
在思維導圖的學習中,關鍵詞是一個很重要的點,因為整個導圖的繪制都離不開它。從主題詞的確定到主干、枝干再到末枝的填充,從一個導圖的宏觀開始到最終的微觀展現,都是要由關鍵詞來承擔的。思維導圖作為一個全方位的思考暢想的工具,就是從主題開始發散出相關的關鍵詞,再從每一個關鍵詞聯想到更多相關的關鍵詞。即使是用于做一本書、一篇文章的思維導圖,也要從書中、文章中摘取合適的關鍵詞,把一本書(包括章節)、一篇文章的全貌展示在思維導圖上。
而思維導圖又是一個以節省時間、減輕大腦壓力為優點的工具,它會省掉重復的詞語,也會刪掉不必要的細枝末節,而重要與否的判斷標準仍然在于關鍵詞的選定。也就是說,關鍵詞就是一張導圖的骨骼,也是向看導圖的人展示導圖內容的向導,引導著讀者一步步從導圖中窺到原作者的表達內容或書、文章的全貌。
但對于思維導圖的學習新手來講,無論是做學習、工作、生活的導圖還是做書或文章的導圖,關鍵詞的確定都是一件不易決定的事。僅拿閱讀型導圖來說,因為學習者自己思維混亂、沒有閱讀目的,以致抓不住作品的重點,在畫導圖時要么只有光禿禿的主干,枝干內容不豐富;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書上的主次乃至細枝末節都照搬到了圖上,卻沒有在思想上對書或文章的內容達到內在的升華。而這些反映到實際的閱讀過程中,就是讀完一遍,只有個大致印象,卻不知道文章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如果是在做閱讀理解,那么這一遍便基本等于白讀,因為這種閱讀并沒有有意識地搜尋文章信息、建立文章結構、了解文章寫作的核心寫作目的。
再回到精英特速讀訓練中的文章測試環節,其實它的題目并非是我在起初所理解的是要在閱讀過程中實現準確記憶(新手不大可能在短暫的閱讀中記對全部細節信息,也不是初級速讀訓練的目的),而是要讓學習者在文章訓練過程建立關鍵詞搜尋意識。雖然不同體裁的文章有不同的閱讀目的,但對于大多數需要認真閱讀的文章來說,確定文章結構、摸清寫作目的是最重要的兩個目的。而要做到這兩個目的,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從文章中的重點信息摸出作者的行文目的。這些重點信息或許本身就組成了文章的骨骼結構,或許為作者的寫作目的做旁證。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忽視掉這些信息,就需要在讀完第一遍后重讀。記得上學時老師曾說要帶著問題讀文章,現在想來,其實是因為超過99%的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時,都是從第一段閱讀到最后一段,讀完后才根據自己的語感去判斷文章思想。而這時,因為已經忘記了前文內容,在判斷時很容易出現偏差。所以老師也會要求在閱讀時劃出每一段的主題句,可惜那時的我們也不過傻傻劃出句子,也不一定會去思考這些句子的意義。
所以速讀訓練的文章測試環節的目的就是要讓訓練者有意識地在閱讀中重視、記憶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往往就是被我們所忽視的文章中的重點信息。因為我們在閱讀時缺乏搜尋關鍵詞的意識,所以為了培養我們閱讀文章時重視文章結構、重視文章重點信息的好習慣,盡可能免去重復閱讀的時間。
精英特速讀訓練才會在明明不重視記憶的測試環節可以加上文章測試,啟發我們在日常閱讀時邊閱讀、便尋找、邊思考,不僅僅實現快速閱讀,更在閱讀的同時學會深入分析和思考。
最后建議大家在日常速讀訓練和思維導圖學習中,都要注重自己的
關鍵詞訓練,有意識地在閱讀中搜集文章重要信息,組織文章的架構,思考作者的行文目的,不僅能促進閱讀,還能促進思考和寫作。也才算是才是真的把速讀訓練和思維導圖學真、學透了!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轉載需注明
作者:Wstars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