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一有時間就積極學習思維導圖、時間管理、超級速算,因為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積極向上,一切都會有的!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當然那時的我,看書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而且心里還默讀,速度不是很快,但小時候的我也很開心,覺得這樣讀書很好。隨著年齡的長大,高中學習任務繁多,能給自己看課外書的時間很少,所以大把大把的課間時間都浪費在看書上。那時的我就在想要是我能快速閱讀就好了,高中的想法只是想法,也沒有找方法提高閱讀速度,也許那是傳統的讀書思維模式深深地影響著我。
時間慢慢的來到了大學時光。很多人的大學、都是在游戲、旅游、兼職、社團活動等中度過,我的大學時光就是在圖書館和兼職中度過的,在圖書館閱讀書籍時,也是傳統讀書法,一字一字的看,效率真的很低。現在想想如果大學、高中我懂得了快速閱讀,我的閱讀量肯定是現在的5倍多,因為那時候我一天很難看完一本書,現在通過訓練,我可以半天看一本書,并畫出本書的思維導圖。大學期間我也曾找過閱讀方法,了解了些方法,可能是傳統閱讀思想在做怪,或者自己懶惰,不相信那些方法,也就沒多少鍛煉。閱讀方式也就從小到大沒變過。
工作后由于要學習新知識,看很多資料,而且時間不多。所以體驗到
快速閱讀的重要性。必須要求自己在短時間內完成資料的學習,在逐字閱讀肯定又累又慢,效果又不好。2016年7月份我找到了方法,通過許多天的認真學習、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我慢慢體會到快速閱讀是可能的,是科學的讀書方式,而且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并且快速閱讀吸收的知識不少于傳統閱讀法。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三個問題是人類的終極問題,很多的哲學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隨著年齡的增大,可能很多成年人已經忙碌在金錢、車子、房子、人際關系中,而對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宇宙奧秘等自我思考的時間越來越少。我一直在想,在思索我們的宇宙、我們的世界、包括他人是如何理解時間的,他人是如何理解生命的等待。
通過閱讀書名、副標題、宣傳語、序言等,慢慢進入本書的核心內容,能快速的知道我們適不適合繼續閱讀此書。花個5分鐘進行“一針見血”的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前看書不重視目錄頁,通過框架閱讀訓練后,覺得框架閱讀很重要,看目錄頁,可以讓我們了解書中的內容,畫成思維導圖,對書本內容理解更強,明確作者寫書思路,和表達內容思路。讀完書后,只看目錄頁,回憶一下,也起到對書本的復習作用,幫助提高我們歸納、總結能力。
通過快速閱讀軟件訓練,我知道了讀書也可以不用逐字逐句去讀,檢視閱讀能高效的運用時間,讓我們快速的閱讀,也能掌握書中的內容。以后閱讀我一定要改掉默讀,逐字逐句的看,這樣子也太浪費時間了。還有檢視閱讀一定要專注!通過檢視閱讀也能提高自己的專注力!在分析閱讀中,我看到了關鍵詞的重要性,如何找到關鍵詞與關鍵句很重要,因為快速閱讀是用眼睛快速的掃視,對關鍵詞的理解與掌握就決定著對書籍的內容的理解。
我學習使用的的5w2h的提問方法,不知道的同學完全可以自己百度學習(隨時百度是個好習慣)。快速閱讀找到書籍中的核心段落,對核心段落重點閱讀,可以高效的掌握作者寫作重點和作者的核心思想,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最短時間理解書籍內容,吸收作者的思想,掌握書籍傳達的知識。最后我們對書籍概況、閱讀前、作者觀點和閱讀
后自己的收獲這四個主要方面對說讀書籍進行總結,畫成導圖形式表現出來,就差不多了。
在主題閱讀中,我們必須找一本相關主題的書籍進行重點閱讀,然后再選取幾本同主題的書籍進行閱讀,在閱讀中要注意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別的書籍對這一主題是如何描述的?有沒有別的觀點?
和我閱讀前的觀念比較,我有哪些收獲?
從這幾本書的內容來看,我能不能形成自己的理解框架?
我掌握了此書的作者寫作框架了嗎?
通過對快速閱讀方法的學習,結合大量的快速閱讀練習,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做到快速閱讀,至少比以前的閱讀速度要快很多。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一目一行的看,等練熟悉后可以一目兩行掃視,在熟悉后就可以一目三行。練習的方法就是找一本書,強制要求自己一目兩行的看,看完一章節后,腦海回憶,在進行下一章節的段煉,直到自我感覺滿意為止。
通過訓練,我真正做到了快速閱讀,當然我是通過鍛煉幾本書,強制要求自己快速閱讀,不許默讀,只能一目2行看。鍛煉2本書后,我不僅看的快,而且內容也掌握的多,節省了大量時間,也喜歡上了快速閱讀。我相信,當我習慣快速閱讀后,我看書會越來越快,吸收的知識也越來越多。
我希望更多的人實踐快速閱讀體系,并得到提高;我希望更多人學習
快速閱讀的相關方法,體會到快速閱讀對我們學習和工作的促進;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謝千千萬萬的憶友!讓我們共同進步!(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