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閱讀,可無奈的是自己閱讀速度慢、記憶力差,一本書常常是讀了后面又忘了前面……就在我的閱讀興趣快被各種閱讀問題消磨殆盡的時候,我讀到了印南敦史的《快速閱讀術》一書,本以為和過去閱讀的同類型書籍大同小異,但沒想到的是,作者語言樸實、親切,閱讀時宛如和一位同齡人在聊天,此外,書中很多觀點與我相合,而且還很好的解答了我多年來的閱讀困惑,可以說,整個閱讀過程酣暢淋漓,這是一種久違的閱讀體驗,說來妙不可言。
下面我把自己認為頗受關注的一些閱讀問題,歸納總結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
一、為什么閱讀速度很慢?
逐字逐句,仔細閱讀。閱讀速度慢的人普遍執著于一個問題,那就是閱讀時太仔細了,生怕錯過書中的每一個字。的確,我就是這種人—以為
逐字逐句仔細閱讀,便能記住書中的所有內容,但實際上,無論你多仔細地研讀,還是會忘記大部分內容,因為閱讀速度與理解程度、記憶效果并不成正比。
因此,我們的思想不該局限在記憶書本內容、避免遺忘的固定思維里,對于一次閱讀的效果不要期待過高,不要奢望全部消化吸收。而要有“讀一本書,只為遇見一行文字”的讀書理念,不要被仔細閱讀所束縛才是提高閱讀速度的根本。
正襟危坐,嚴肅待之。我想大多數人讀書之前會有一個漫長的準備工作,包括心理建設,告訴自己我要讀書了,我要學習了,但其實,如果把讀書想象成你愛做的事情,你還會這么抵觸嗎?《快速閱讀術》中把讀書比喻成了聽音樂,不要把它當成一件嚴肅的事情,讀書也不是一本正經的學習,而是學會欣賞、享受它,不為記憶,不為增長知識,只為娛樂。
二、如何養成閱讀習慣?
說沒有時間讀書的人,大多是沒有將讀書融入自己的生活規律,也就是說,沒有
養成閱讀習慣。因此,要養成閱讀習慣,將閱讀融入生活,形成規律可以遵循下面這三個步驟:
1.在每天同一時間閱讀。每天在固定時間段做固定的事情,會讓大腦產生習慣錯覺,因此我們可以像吃飯睡覺一樣,在每天固定時間段閱讀,讓其形成習慣。而閱讀時間的建議,作者認為是清晨比較好,這個時候不僅大腦清醒,長期堅持下去,還能養成良好的早睡早起作息習慣呢,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每天的閱讀時間段。
2.首選可以快速閱讀的書。養成閱讀習慣的關鍵在于多讀可以快速閱讀的書,因為可以快速閱讀的書貫穿全書的線索較少,相對獨立章節較多,讀者無論選擇從哪里開始閱讀都能有收獲的。
3.今天閱讀的書要與昨天的不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天天閱讀相同的書籍而產生的厭倦感,而且還會無形中加快你的閱讀頻率和速度,最好是一天能讀完一本書,如果做不到的話,原則上不超過10天,因為10天過后,你就會開始遺忘書里的內容。
三、讀了很多書,還是記不住,怎么對抗遺忘?
閱讀就像呼吸一樣,長時間只是吸氣或者呼氣,必然會感到憋悶難受,所以閱讀時不但要輸入(大量閱讀),還要及時輸出(寫作),只有輸入輸出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實現效率閱讀。
對抗遺忘的呼吸式閱讀法,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一行采集”,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用記錄代替記憶;
2.“一行精華”,采集最精彩的一行;
3.“一行評論”,回味重要的段落,記錄產生共鳴的原因;
4.自我評定讀書足跡,回顧精華,選擇最佳,做出總結。
四、怎么挑選和管理書籍?
選擇書籍。選擇書籍時,建議增加喜歡書籍的類型,擴大興趣范圍,避免千篇一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自我提升,融匯新鮮思想。
獲取書籍。書中推薦獲取書籍可以去圖書館、二手書店等,圖書館的好處除了書籍種類繁多以外,還能找一處安靜的環境閱讀。二手書店就更符合讀書快,更新速度快的閱讀者了。當然,獲取書籍的方式有很多,挑選一種適合自己的就好。
管理書籍。書中提倡按照書籍的出版時間排序進行管理,這樣時間久遠的書籍,其實有的都已經過時了,就可以處理了。只有舍棄不需要的書籍,才會更加熱愛它。只有熱愛讀書的人,才能與讀過的書圓滿告別。
當然也會有自己不舍得丟棄的書籍,例如定期評價自己的讀書體會后發現的那些自己想要保留、珍藏的書籍,可以一直保留下去,因為通過這些書籍也能認識真正的自我。
這是一本寫給那些懂得讀書樂趣,卻不滿意自己目前閱讀量和閱讀速度的人的書,書中的觀點和方法都很實用,如果你愛讀書,并想
提升閱讀速度,享受閱讀時的美妙節奏,這本書萬萬不可錯過。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