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能否實現?我目前表示還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一目十行要從感知做起。
一目十行的基本功是從
擴展視幅開始的,視幅擴大的初期,先以一目一行為目標,再擴展到一目兩行到三行,再到更多行。而在視幅不能承載多行的情況下,“看”不清楚全部就只能盡力去感知相對清晰的邊緣文字。
我覺得,這就該是視幅擴大到一定程度之前的速讀訓練方式:看清楚圓心文字,感知圓心周邊半徑的文字,暫時放棄最外圍絲毫無法看清并辨認的文字。
我在
《整體感知的本質是對“輪廓”的感知》一文中提過,感知的本質是感知輪廓,通過輪廓辨認圖形形狀、文字、數字等。所以,一目多行就要先做到能夠準確感知多行文字,然后才能從“感知”上升到“看清”的高度。
而與其說是感知文字,我更覺得是感知形狀,或者說通過感知形狀的輪廓來辨認這個形狀究竟是什么字。精英特整體感知訓練里有圖形感知、數字感知和文字感知。新版本更新初期,我曾疑惑,為什么要有感知訓練,而它的數字和文字感知卻又同視幅擴展里的舒爾特表如此相似,只是一個要求感知數量,另一個要求按順序點擊。
訓練過幾個月后,我漸漸領會出了“感知”的深意:感知的目標從來都是形象,而非符號。
所以感知的對象永遠是有具體形狀的圖形,而非抽象的字符;感知的目標是要實現從抽象字符到形象圖形的轉化,把所有看到的文字通過意義理解轉化為一目了然的圖片,并通過快速識別和理解圖片中的信息不斷地速讀。
這一點,速讀與記憶是互通的,它們都用形象來實現:記憶把抽象難記憶的文字轉為形象易記的畫面,速讀以同樣的方式實現對長篇文字的快速過濾、整理、理解和記憶。
在我看來,一目十行閱讀的不是所有的抽象文字,而是這些文字在大腦中的“照片”或者是基于文字描述的形象展示。所以,一目十行的實現,要從感知范圍的擴大做起,要在腦海中快速“成像”且“像”清晰持久做起。
拿我個人來說,一瞬間,圖形在腦海里的殘存度尚有70%,而數字和文字的成像殘存度一般只有40%左右,原因在于我慣性上總想要在一瞬間看清屏幕上閃過的數字和文字究竟是什么,而不太習慣把注意力放在給閃過的文字和數字照相上,把“感知”當成了“視幅擴展”。
那為什么整體感知訓練要視幅擴展之前呢?
我的理解是:
1、相比嚴格的字字看清的視幅擴展,整體感知對視幅沒有做出太強制的要求,雖然整體感知訓練界面右側上方有“降X級“的自由選擇,但感知主要還是對”依靠形象識別“能力的考察,并不要求看清每一個數字或文字,算是對抽象思維轉化為
形象思維習慣的培養;
2、這種思維習慣,在視幅擴展訓練里也可以幫助訓練者提高“看清”目標數字、文字的速度,時刻意識到擴大視幅對提高閱讀速度的重大意義;
另外,從一目十行的意義上說,“看清”的是視幅之內的文字,“感知”的是視幅邊緣的文字,一目十行就是要在擴展視幅的同時,不斷擴展”感知“的范圍,使一目的“X”行不斷增加。
總之,快速閱讀的高級境界或許該是視幅達到一目X行,但對于初入門的我們來說,視幅達不到X行,可以在整體感知多下功夫,不斷培養自己的大腦“照相“習慣,讓眼睛逐步習慣通過感知形象辨認內容的感覺,才能為視幅的一目X行奠定基礎。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