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曾經說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博觀,當然是指大量的閱讀,整句話的意思是,大量的閱讀可以使知識慢慢滲透,融會貫通。雄厚的積累必然會讓你出手時能信手拈來。從這句話便可以看出蘇軾肯定是個博聞強識的
速讀高手。
不可否認有的人天生就有閱讀方面的才能,但速度的本領也能夠在后天自學成才,靠有意的訓練亦能臻至速讀化境。
特別在現代社會中,報紙、電視、網絡、手機,各種信息每天都在更新,給人一種應接不暇的局促感,快速閱讀的能力訓練也變得猶為重要。最近流行一個新詞匯叫做“信息營養過剩”,是指當下大家攝入的信息量過大導致主次不分,雖然信息了解的不少,但真正連需要的信息卻混雜其中,難以甄別。我認為解決信息營養過剩的辦法不是控制自己涉獵的信息量,而是應該培養自己消化轉換信息的能力。
那么多的信息量首先要快速把他看完吧!所以首先要提高你閱讀的速度。當然,號稱一目十行其實過眼就忘,不是指這樣的山寨速度。不僅要看得快,而且要記得牢,才是我們追求的,這就要求自己既要看完又要記住關鍵的點。比如報紙,你自然不需要具體到時間地點人物,但事件的大致來龍去脈在閱讀中要迅速了然于胸。
我在經過訓練前平時看新聞等都是速讀,感覺不錯,因為這些只需要了解一下就行。現在經過訓練后感覺不僅僅看新聞更輕松了,看其它類的文章或書籍也是一樣的有進步,當然速度和新聞和一些簡單閱讀目標的文章和書籍是比不了的。不同的內容,不同閱讀目標的書籍會我們閱讀時的方法都不同。而快速閱讀的技巧,就是讓我們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升。當然,如果你想品讀名著,把速度放到最慢,一句一句品讀也未嘗不可,名著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你看每次都會有新的感悟。但這些感悟并不是因為您放慢了閱讀速度而一定會出現的,感悟不會憑空出現,需要多看書,多歷練,增長見識,積累的經驗越來越多,被某一契機激發后,就會有感悟。
而說到快速閱讀訓練,我覺得主要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內容。
要想讀得快首先眼睛要靈活。最簡單的就是轉動眼球。依次讓眼球往上、下、左、右、左上、右下、右上、左下八個方向鍛煉。每次做三組就好。然后眼睛再順時針逆時針慢慢轉幾次。過段時間,你就會發現眼神很靈動了。或者直接在訓練軟件的“焦點移動”部分進行訓練。,不要小看這個小動作,有研究顯示,“眼睛一轉,計上心來”有實驗依據,轉動眼珠可以增加左右腦之間的聯系,提高大腦的能力,如記憶力,創造力等。
但是,要進行快速閱讀的訓練,剛才說的眼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還包括視幅部分的訓練,視幅就是你一眼可以接受的信息長度,可以假定這樣一個閱讀能力的算術題(視幅×焦點=閱讀能力),從算術題中可以看出,視幅與焦點可以看作是被乘數與乘數,隨著視幅與焦點的增長,閱讀能力也成倍增長。它對應的是軟件練習中的“視幅擴展”部分。
當然,快速閱讀的概念不是簡單地還只是視幅與焦點的相乘,注意力的集中是影響你的閱讀效率的一部分,而你是否能較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或能很快進入意念集中的學習狀態,也是你閱讀能力的一部分,不然上面的工式也許不是一個乘式,而是一個加式,當中的效率的迥然不同,可想而知。所以就如標題所說,快速閱讀是需要眼睛與心靈的完美配合。不能你的目光已經跳到下一行了你卻還在理解前面的內容。這就要再平時的閱讀中刻意的訓練一下了,它對應軟件上的“速讀實戰”部分。
信息時代,掌握的知識越多,自己就越能出類拔萃,在殘酷的人才競爭中熠熠生輝。就像你在織一個網,每個知識點都是一個網眼,誰也不知道哪個網眼會捕到魚,那就盡可能的吸收信息給自己編制一個足夠大的知識網吧。
想測試一下自己的閱讀速度,那好吧。比如我上面的話有一千多字,如果你是
速讀愛好者,一千字三十秒之內輕松搞定,如果你超過了三十秒,那就請你繼續努力讓你的眼睛與心靈的完美默契吧。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meir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