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就是用一個簡短的小故事,在故事里邊寄托一些話,用這些話來給讀者講明一個道理或是一個教訓,這個就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和童話故事不同的地方是童話故事篇幅較長,寓言故事篇幅短,語句緊湊。
我們在閱讀寓言故事之類的文章時需要怎樣去閱讀,應該注意什么,有哪些方法,一起往下看。閱讀寓言故事的方法有三種:
第一種:要把握住預言中的“故事”。一則寓言故事從結構上來看,基本上都可以分為一部分是故事、另外一部分是教訓。所以首先要把寓言等當做一個故事來讀,一定要搞清楚寓言敘述的是一件什么樣的事情,這一件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什么樣的,在故事中都出現了哪些人物,還要分清楚主要的人物是誰,這些人物在這個故事中都扮演了哪些角色。用《畫蛇添足》這則寓言故事來說吧,故事的起因是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看誰畫的快就把這壺酒給他,故事的經過是有一個人他已經把蛇畫好了,看到別人還沒有畫好,就給自己畫的蛇畫起了腳來。故事的結果是先把蛇畫完的這個人沒有喝到酒。
第二種:要認真分析寓言故事中寓言的含義。閱讀寓言故事最重要的是,通過對故事由淺如深的分析,從表面到內在的把握住寓言故事的真實含義。《掩耳盜鈴》這則寓言就諷刺了那些做事情只會欺騙自己的行為的人,最后是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第三種:需要進行一個情景轉換,弄清楚生活的哲理。寓言故事都是虛構出來的,主要采用的藝術手法是“擬人”,大部分的故事都是將動物、植物來當做主人公,都帶有一些夸張浪漫的色彩。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將其中的藝術色彩、形象和情景進行轉換,意思就是將故事中的情境轉換成自己熟悉的情景,將故事中的動物、植物轉換成自己身邊熟悉的人物,然后再分辨善惡美丑和好壞,再弄清楚寓言故事所要表達的道理。比如《濫竽充數》中,我們可以用一個情景轉換,把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南郭先生轉換成一個沒有真才實學,蒙混度日的人,把“濫竽充數”這件事情轉換成缺乏真材實料而冒充行家,拿殘次品來充當好東西的事情。
以上就是閱讀寓言故事的三種方法,當然方法不止是這三種,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還有其他的好辦法,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