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好像剛剛看過的題目,答案就在嘴邊,就是想不起來,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叫做“舌尖現象”,就像聊天的時候突然被打岔,話在嘴邊,死活也想不出來了。如果對方能給個提示倒還好,如果對方也記不得了,真是讓人記得撓心撓肝。還有一種就是上臺演講的時候,雖然講稿已經倒背如流,但是一上臺還是會經“卡克”,甚至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舌尖現象是因為大腦對記憶內容的暫時性抑制所造成的,這種抑制來自于多方面,比如對有關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憶掩蓋了所要
回憶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憶時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緒因素的干擾等等。而消除了抑制,如經他人提示、離開回憶困難時的情境、消除
緊張情緒等,舌尖現象往往就會消失。
人類對于知識的記憶,通常不僅僅是只是本身,與之相連的許多東西也被記憶在其中,就像我們忘記了一個老同學的名字,然后會回想和他在一起時候的事情,甚至是努力回憶老師上課點名時候的場景,然后就脫口而出。
所以想要避免舌尖現象,可以特別注意建立知識網絡。比如,如果你想要背誦“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時候。詩句同時在李白的數據庫里;在描述風景的數據庫里;又在七言絕句的數據庫里;甚至還在第一學期語文課本的數據庫里。如果你有這樣的檢索體系,隨便從哪里想到他,都忘不了。
如果實在想不到,和當時的情緒有關系。特別是在特別是處在緊張的考試環境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舌尖現象。往往過一段時間,信息就會自己跑出來。
閉上眼睛,有時候也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陌生的環境往往會影響人們的發揮。所以考試的時候都要去提前適應考場,甚至模擬考試幾次。閉上眼睛,感覺自己在熟悉的環境里,感覺又回來了。